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诚信建设
保定创新信用监管方式 实现监管责任全覆盖
发表时间:2022-04-21 16:58: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为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保定市研判实际,围绕信用监管,着力提升市场高效能监管,开拓出一条有保定特色的监管创新之路,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共享共治效果,助力“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优化。
  数据支撑为基础。归集企业信用信息、建设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全市各级有关部门在依法履职中产生的登记注册、行政许可、行政确认、监督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违法失信等信息,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标识,归集至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记于企业名下,为开展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提供数据支撑。
  抽查机制为手段。推行企业信用风险差异化随机抽查模式。对信用风险较低的,合理降低检查频次和比例,减少对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对信用风险一般的,按照常规要求依法监管;对信用风险较高的,提高检查频次和比例,依法依规实行严管,既保证必要的抽查覆盖面和监管效果,又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借助“河北省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系统”,保定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结合监管职责,将建立“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相结合机制,合理确定不同信用风险等级企业随机抽查比例、频次,既保证必要的抽查覆盖面和监管效果,又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信用提升为目的。依据企业信用分级分类成果,合理确定监管重点、监管措施、抽查比例和频次等,对不同信用评级企业设置从5%到100%的抽查比例,进一步提升差异化、精准化监管模式,做到对守法诚信的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失信的企业“无处不在”,倒逼企业注重自身诚信建设,提升信用管理水平。
  通过将信用监管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相结合,保定实现了监管责任全面覆盖,监管体制不断完善,监管能力大幅提升。2021年至今,全市共组织抽查1469次,抽查市场主体2.5万余户,抽查结果100%录入并公示,通过差异化监管发现问题5500个,问题发现率上升到22%,震慑力明显提升。大力推进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双随机”抽查相结合,以信用赋能市场监管,列入经营异常市场主体28761户,由异转严列入1518户,有效震慑了不法行为。新型信用监管机制的运用,大大增强了市场透明度,市场的力量逐渐形成,信用监管的威力逐渐显现,形成了“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良性局面。


责任编辑: 杨计品
  相关稿件
• 邢台“城管蓝”变身“志愿红”积极投身社区疫情防控 2022-04-21 16:34:00
• 新乐市:文明实践走基层 春风化雨沁人心 2022-04-21 10:08:00
• 四个关键词 读懂习近平“博鳌方案”里的一以贯之 2022-04-21 09:57:00
• 河北省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文明芬芳满燕赵 城市美好向未来 2022-04-21 09:52:00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