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期】孔秀菊:用真爱守护幸福 用担当诠释人生
图片1.jpg
孔秀菊,今年60岁,1981年,23岁的她嫁到了白草洼村。结婚时,年岁虽然不大,但是聪明懂事的她很快融入了新的家庭,能干活,能持家,好脾气,识大体,在公婆的心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一家人和和睦睦,其乐融融,在村里已经传为佳话。

  有人说苦难是人生天空中骤然划破天际的雷电,会给人生带来无尽的折磨和痛苦。而我想说,雷电过后,彩虹必将出现,面对人生的苦难,我们该如何应对?也许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可以带给我们答案,那就是真爱和担当。

  在留智庙镇白草洼村,只要提起孔秀菊的名字,人们都会不由自主的发出一声叹息,一方面是对其家庭苦难的同情,更多的是对孔秀菊从容面对人生苦难的一份敬重。

  孔秀菊,今年60岁,1981年,23岁的她嫁到了白草洼村。结婚时,年岁虽然不大,但是聪明懂事的她很快融入了新的家庭,能干活,能持家,好脾气,识大体,在公婆的心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一家人和和睦睦,其乐融融,在村里已经传为佳话。

  然家庭的苦难还是不期而至。1983年,也就是结婚后的两年,婆婆突发脑血栓瘫痪在床,在那个物质还比较匮乏的年代,突如其来的变故犹如一道闪电击中了家庭的每一个人,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幼儿,一边是卧床不能自理的婆婆,孔秀菊没有抱怨,她对丈夫说,“家里没钱不行,你外出打工吧,公婆和孩子我来照顾。”丈夫有点犹豫,担心的还是自己的母亲得不到好的照料。孔秀菊看出了他的心思,对他说,“你放心,你娘就是俺娘,相信我。”就这样,直到婆婆去世,她精心照顾了8年,期间的艰辛和困苦我们可想而知,婆婆从病重到去世,都是她一个人家里医院两头跑,婆婆去世前拉着她的手,对她说,“孩儿,你可以歇歇了。”是啊,该歇歇了!可是命运之神并没有眷顾这个坚强的女人,1999年,孩子刚刚成年, 64岁的公公突然病倒了,需要一大笔医疗费用,当年的一幕似乎又一次上演,一边是需要给孩子娶媳妇翻盖新房,一边是需要给公公治病,又一次,孔秀菊对丈夫同样的话,对丈夫同样的承诺,一个40多岁的女人对又一次以瘦弱之躯毅然扛起了照顾公公,照顾家庭的重担。这一挑又是14年,然而14年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起点,命运之神似乎还要继续考验这个用真爱和担当坚持了22年的女人。2013年,58岁的丈夫也患上了脑血栓,同样的一幕又一次上演,不一样的是这次她真的要一个人面对了,而这一年她已经55岁了。55岁的她还保留着当年的那份镇定和坦然,毅然担起了照顾两个生活不能自理男人的重任,没有抱怨,没有懈怠,只有日复一日的细心照料。一晃又是4年过去了,55岁的她已经到了花甲之年,身体由于连日的劳累出现了问题,医生初步诊断是脑血栓,建议她住院治疗,不然错了最佳治疗期,后果会很严重。可她放不下家里需要穿衣吃饭的公公和丈夫,每天上午在医院输完液就赶忙回家洗衣做饭,完全忽略了自己的身体。我们在探访孔秀菊家时,当我们问她“是什么让你坚持走到今天?”本以为她会激动,她会侃侃而谈,她会禁不住流泪,可她没有,她只是淡淡的说,“摊上了,就该面对,作为儿媳,我该管,都该管,坚持,咬牙坚持”。说这句话时,她脸上的那份淡定和从容,让我们感到一丝惊诧,又有一丝愧疚。我们多少人在面对苦难时歇斯底里,又有多少人在面对苦难时怨天尤人,又有多少人面对苦难时自暴自弃。原来面对苦难,我们不需要太多,只需要一份真爱和担当。 

  让我们向孔秀菊致敬,向这个困境中坚强,不幸中坚守,用乐观跨过接踵的磨难,用至孝和爱黏合起一个濒于破碎家庭的普通农村妇女致敬。让我们以孔秀菊为坐标,用自己的行动去诠释什么是爱,什么是担当,什么是孝老爱亲的中华美德。



稿件来源: 河北文明网 编辑:安娜
李聪照片.jpg 伊丽娟免冠照.jpg 蔡常颖证件照.jpg 刘明证件照.jpg 微信图片_20230303111359.jpg 证件照.jpg 曹彬证件照.jpg 韩瑞平证件照.png 张林杰证件照.png 霍智勇证件照.png
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冀ICP备12015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