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期】邱敬双:“现代织女”带领农村妇女脱贫致富
邱敬双1 - 副本.jpg
邱敬双,巨鹿县堤村乡小王路村村民。2007年她成立了“七夕乞巧土布工艺品专业合作社”,使汉织锦这一传统文化产业重放光彩,带动附近28个村成为土织布专业村,解决了二千多名农村妇女就业的问题,一大批农民因此脱贫致富,过上了“居家作业”的幸福生活。

  邱敬双,女,1976年出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巨鹿县堤村乡小王路村村民。2007年她成立了“七夕乞巧土布工艺品专业合作社”,使汉织锦这一传统文化产业重放光彩,带动附近28个村成为土织布专业村,解决了二千多名农村妇女就业的问题,一大批农民因此脱贫致富,过上了“居家作业”的幸福生活。先后荣获“河北省文化产业十佳领军人物”提名奖、河北省‘创业帮扶工程’创业指导专家、河北省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邢台市“双学双比”女能手十大标兵、2016年度燕赵文化之星等荣誉称号,被当地百姓誉为“现代织女”。

  邱敬双与土织布结下缘分是在2006年11月,她去西安出差,看到在一家大型高档礼品店,手织布床单竟然作为一种工艺品陈列精品柜台之上,而且很受市场欢迎,于是萌生了创办手织布产业带动农民致富的念头。2007年2月,她着手成立了“七夕乞巧土布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开始了创业路。创业之初,困难重重。很多人想织布,但没织机;很多人有织机,但没技术;很多旧织布机还需要更新改造;很多人担心织出的布卖不出去,观望的人很多……针对这一情况,邱敬双采取多种形式在农村大力宣传推广手织布。在县政府的支持下,合作社免费为农户举办创业培训班。对于那些培训成绩优秀的学员,公司聘请他们为一线技术员,专门负责解决周围织户在织布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同时,还着力培训技术骨干,协调周边村选拔了一批心灵手巧、有纺织基础的妇女,由合作社技术员现场演示织布技术,手把手传授织布技巧。对没有织机的妇女,邱敬双请了两个木工专门做织机,并到山区收购闲置不用的织机,免费让没有织机的妇女们使用;采用“合作社+协会+农户”的模式,合作社与培训合格的织户签订供销协议,“织女”们只管加工织布,合作社负责进料、图案设计、技术指导。“织女”们按时将加工好的布匹交到公司,解除了织女们担心产品卖不出去的顾虑,实现了“握紧拳头干事业、抱身组团闯市场”的效果……。一系列措施,使邱敬双的织布户越来越多。目前,全县有28个自然村成为她的生产基地,2000多名农家妇女成了社员。一条床单加工费30元到60元不等,一套家居服加工费20元……仅加工一项,入社农户每年人均就可增收近万元。”

  “织女”李书锋介绍:我年轻时就会织布,后来老式的织法被淘汰了,如今通过合作社,在改良后的织布机前又找回了那种娴静的感觉。在秋冬农闲时,仅一个冬天,能织出两三机子漂亮的布匹,千八百米,能收入五六千元呢。周围农村,很多妇女也都像李书锋那样,当起了不出门的“纺织工人”,轻轻松松挣个油盐酱醋钱。据不完全统计,仅手织布一项,每年邱敬双的合作社就能帮助农民增收2000多万元。目前,平乡、南和、广宗、隆尧等地也成立了七夕乞巧手织布合作分社。怪不得周围十里八乡的织女们都知道邱敬双了。

  一块小小土布寄托了无数农村妇女的致富梦想,也成就了邱敬双的别样人生。邱敬双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我们的土布工艺品合作社能一天比一天壮大,能带领更多的人通过土布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稿件来源: 河北文明网 编辑:杨计品
李聪照片.jpg 伊丽娟免冠照.jpg 蔡常颖证件照.jpg 刘明证件照.jpg 微信图片_20230303111359.jpg 证件照.jpg 曹彬证件照.jpg 韩瑞平证件照.png 张林杰证件照.png 霍智勇证件照.png
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冀ICP备12015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