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期】潘秀荣:光荣院里情系功臣爱洒夕阳
潘秀荣4.jpg
潘秀荣,女,1961年4月出生,唐山滦南人,现为滦南县光荣院聘任院长。潘秀荣17岁就到了滦南县光荣院工作,一干就是40年,被孤老的革命功臣和烈属称呼为“好闺女”。

  潘秀荣,女,1961年4月出生,唐山滦南人,现为滦南县光荣院聘任院长。潘秀荣17岁就到了滦南县光荣院工作,一干就是40年,被孤老的革命功臣和烈属称呼为“好闺女”。40年来,潘秀荣用爱心抚慰由战争给革命老人留下的心理阴影和伤体病痛,让昔日从枪林弹雨中冲杀过来的“最可爱的人”成了今朝生活“最幸福的人”。潘秀荣先后获得“全国拥军优属先进工作者”“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河北省爱国拥军十大杰出人物”等多项荣誉。

  为了让革命老人感受到家的幸福潘秀荣效仿家庭养老模式,用爱和亲情实现与老人心与心的交融。今年91岁的复原军人赵景绵,因在朝鲜战场上爬冰卧雪,膝盖畏寒,潘秀荣每年都在冬季来临前,提前给老人穿上膝盖上面加厚的绒裤;残疾军人谷绍明在解放战争中头部受伤,留下全身怕冷后遗症,潘秀荣一方面提前一个季节给老人更换衣服,另一方面每日关注气象预报,时刻注意在气温变化前给老人保暖;残疾军人熊克强老人曾卧床9年,潘秀荣每天都安排一定的时间陪老人吃饭,陪老人谈古论今;残疾军人陈振昌夫妻俩特别喜欢小孩,老俩口卧床6年中,潘秀荣经常把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请进来为老人表演节目,与老人做游戏……正常的工作日外,潘秀荣平均每个月值20个“孝心夜班”,她用“爱”打开了老人的心门,让老人们时时感受到家的温馨。 

  为了让革命老人生活过的“有滋有味”,潘秀荣带领光荣院大力开展“以副补院”,改善生活质量,综合运用营养、烹饪、食品卫生、中医滋补养生等理论知识,建立了营养配餐制度,实行周定食谱和“点菜制”相结合,因人因需进食。同时,为了增强老人们的生活情趣,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服务,设置了门球场、娱乐室、卡拉OK厅、阅览室、书画室、台球室、医务室、健身房等服务设施,充分利用老人特长资源,把在文娱活动上有一技之长的老人组织起来,让他们自编自演各种文艺节目。如今,革命老人们的闲暇时间,不再是过去蹲墙根、晒太阳、聊大天,而是象棋、麻将、台球、门球、卡拉OK等文体用品随心所选,玩腻了,看烦了,院内有果树和花木,可以锄草、浇水、剪枝,另有一番情趣。目前,光荣院老人平均年龄89岁,被誉为远近闻名的“长寿村”。

  为了让革命老人提升幸福感,潘秀荣在光荣院大力推行“孝道”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把老人们的生日写在牌匾上,每次老人生日都是全院联欢、共同祝贺,在节日里,按照传统习俗安排饮食和娱乐,尤其是春节,从农历大年二十九到正月初五,每天都为老人包饺子,大年初一,带着工作人员挨个给老人们拜年。潘秀荣是老人们的“小红娘”,让孤寡老人不再感觉孤独,她用心寻找,先后有6对老人喜结连理。潘秀荣是50多位去世老人“亲闺女”,老人临终时,她为老人整容、守夜。老人白顺安去世时,生前没有任何亲眷,她手捧骨灰盒,送老人回故乡安葬,感动得老人村里上百人加入到送葬队伍中。村民们无不感慨地说:革命功臣没有白当!

  潘秀荣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光荣院里,用在光荣院的老人身上,她1995年被光荣院聘为院长,之后每年的休息时间不超1个月,最短的一年仅有4天。她近20年没有回家过年

  而今潘秀荣已近花甲,但老人们总对她说:“你不能退休,等我们死了你再!”

  如今的光荣院居住条件实现了公寓化,颐养环境实现了公园化,休闲娱乐实现了多样化,院内有花园、有果园,当地百姓羡慕地说:光荣院简直就是个“世外桃源”!



稿件来源: 河北文明网 编辑:陈 博
李聪照片.jpg 伊丽娟免冠照.jpg 蔡常颖证件照.jpg 刘明证件照.jpg 微信图片_20230303111359.jpg 证件照.jpg 曹彬证件照.jpg 韩瑞平证件照.png 张林杰证件照.png 霍智勇证件照.png
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冀ICP备12015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