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期】赵乐行:“不脱贫不生娃”的90后驻村扶贫干部
0.jpg
赵乐行常说 “脱贫攻坚是国家大事,能有机会参与是荣幸,咱90后决不缺位!2020年三工地脱贫致富,也会常回来看看,做永远不走的驻村工作队员!”如今扶贫的路刚刚开始,他将一如既往的走下去。
  对于三工地村,赵乐行并不陌生,这是他母亲的出生地,是他姥爷、姥姥从小居住的地方,他小时候经常来这个地方,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贫穷、落后,“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是三工地的真实写照。“贫穷、落后”这两个词,从小就刻在赵乐行的脑海里。

   回到阔别多年的三工地,再次看到熟悉的面孔,听到熟悉的乡音,心情自然格外激动,但当看到乡亲们的生活和多年前没啥差别时,又让他心情变得有几分沉重,“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了”。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点成绩,让家乡的面貌尽快好起来,让乡亲们的收入尽快涨起来,让亲人们脸上的笑容多起来。

  通过和老乡的走访交谈中,细心的他发现,一些贫困户之所以贫困,问题还是多出在脑子里、思想上,“很多人致富愿望不足。要想脱贫致富,必须先扶智、先治心!”说起这些,赵乐行面露沉重。

  为给村民开辟新的增收渠道,赵乐行对村里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村民,积极联系就业局为他们申请“燃油燃气司炉工培训的机会,每年10月底通过就业局输出到北京供热市场打工就业。第二年3月底回村,搞种植业或家门口就业,一开始他们不理解,村民们对这样的好事有些吃不准,不太积极。经赵乐行多次说服,只有少数几个人走出了家门,村里的郭云文夫妇就是这样,成为走出去的第一对“司炉工”夫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第二年后,其他村民就有些坐不住了,开始陆陆续续参加培训。几个月下来,通过宣传动员,村里累计有50余人参加了培训。

  就这样,村里人很快实现了“一年四季有活干,一年四季有钱赚”增收项目。 赵乐行知道,农民们光靠传统养殖和大田种植是很难实现致富的,必须有效益更高的产业。看到坝上地区种植藜麦比较成功,细心的赵乐行开始留意这个新品种作物。上网查,翻书找,问市场,结果发现:藜麦营养价值优,种植成本低,市场收购价高,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低,还有市场订单保障。“改种作物有风险,村民们积极性不高。”赵乐行决定,今年先跟村里一位“积极分子”试种几亩藜麦,等试种成功了,明年就在村子里推广。

  对村北头一处绿树环绕的池塘,赵乐行也打起了“主意”。这是一处天然形成的淖,大致有5亩的水面,水质清澈,与周围的绿树、麦田共同构成一幅难得的田园景色。“村里留守的老年人口多,重体力活干不了,发展点农家乐、农家游不错。”赵乐行心里暗暗谋划,久居城市的人们很喜欢这种原生态环境,钓钓鱼,吃点烧烤,体验一下农家乐趣,在村里搞点乡村游之类的项目,前景应该可以。说干就干,今年夏天,三工地的鱼塘农家乐已经开始营业,带动了村里10多人的就业,人均增收预计3000元以上。

  村民李亮意外瘫痪,高额的医疗费让原本贫困的他变得更加举步维艰。听说这一情况后,赵乐行主动为李亮联系医院,并定期给与他经济上的帮助,还为他申请了残疾证和轮椅,方便了李亮的出行,每次李亮提起对这个年轻的90后扶贫干部都会流出感动的热泪,是温暖,是幸福!

  像李亮这样的大病在身的,三工地不止一人,于是,他主动联系三工地村外出的老板和公职人员,筹备成立爱心基金协会,希望能将在外地的三工地人联络起来,各尽所能为脱贫事业做贡献,为因病返贫的乡亲们提供帮助。

  赵乐行刚刚参加工作,就赶上了国家扶贫攻坚,对于在县城里长大的90后孩子,面对驻村工作繁杂,面对新婚妻子的抱怨,他第一次也感到了压力,为了取得妻子对他驻村工作的支持,他特意将妻子接到三工地村,带她一起走村入户。当了解了村民们的真实生活后,善良的妻子再也不说什么了,反而开始处处帮他出谋划策,还主动邀请亲戚们加入丈夫的爱心基金协会,并与老公一起商定“村民一天不脱贫,就一直不要孩子”,全力支持丈夫的扶贫工作。

  赵乐行常说 “脱贫攻坚是国家大事,能有机会参与是荣幸,咱90后决不缺位!2020年三工地脱贫致富,也会常回来看看,做永远不走的驻村工作队员!”

  经过半年多的驻村生活,他即了解了真正的基层生活,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生活能力,虽然遇见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但感觉过的很充实。

  如今扶贫的路刚刚开始,他将一如既往的走下去。



稿件来源: 河北文明网 编辑:陈 博
李聪照片.jpg 伊丽娟免冠照.jpg 蔡常颖证件照.jpg 刘明证件照.jpg 微信图片_20230303111359.jpg 证件照.jpg 曹彬证件照.jpg 韩瑞平证件照.png 张林杰证件照.png 霍智勇证件照.png
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冀ICP备12015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