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期】王志杰父子:为一句承诺 父子二人接力守护烈士墓76载
王志杰2.jpg
王志杰,阜城县古城镇纪庄村村民。76年前,在安葬了88名烈士后,时任纪庄村村长的王志杰父亲王梦北向马本斋将军承诺:“誓死看护陵园。”之后的51年里,他恪守承诺,精心守护陵园;25年前,弥留之际的王梦北把接力棒交给了儿子。渐渐地,王志杰父子接力守墓的感人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76年,一段足以历经沧桑变幻的时光,农民王志杰也成了一位花甲老人。在88位抗日烈士的墓地上,他和父亲王梦北已经接替守候了76年……

    “司令,烈士后事请您交给我吧”

    翻开历史的黄页,河北衡水阜城县纪庄村的人民似乎仍能闻到当年冀中抗战的火药味。1942年,华北敌后抗战情势危急,侵华日军调集重兵对冀中、冀南抗日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妄图消灭抗日力量。

    当时是纪庄村村长的王梦北一面组织村民帮战士备水备柴,一面还自告奋勇为部队突围做向导。6月2日,战火卷积着尘土汹涌扑来。我军浴血奋战,勇歼日伪300余人,成功突破敌人防线。战斗中,88名抗日战士壮烈牺牲。

    含着热泪,王梦北和乡亲们将烈士一一掩埋。按照当时的情形,被埋烈士中的将领还可能被残酷的日寇掘坟示众。为了保护烈士遗骨,王梦北当即向部队司令发出请求,希望能为牺牲的烈士守墓。

    此后,烈士墓成了王梦北最重要的“阵地”。战中,他必须随时护墓,提防鬼子的回袭;战后,严酷的自然环境成了守墓的最大挑战。纪庄村是典型的沙质土壤,尘土松厚。每次大风后,陵墓都被厚土覆盖,凸起的坟包几乎被掩埋。每当这时,王梦北就挨个清理尘土,重新敲实坟墓,恢复陵墓原有的形状。

    “这是我儿子,以后就由他来接替我”

    1979年,王梦北中风了,半身不遂。但他仍然一有空就让儿子王志杰骑着三轮车驮着他去墓地。“我帮着除除草,父亲有时就静静地坐着”。此后的10多年,父子俩就用那辆旧三轮车往返墓地和家中。

    “直到1993年的一天,我父亲很急躁地说,让我赶紧驮他去墓地。”到了墓地王梦北就哭出来了,他对着88座烈士墓说,“这是我儿子,以后就由他接替我了”。

    王志杰说,“那次从墓地回来的第四十天,父亲就‘走了’。”去世前,王梦北曾经给儿子讲过他一生中最愧疚的事。那是1968年的一天,王梦北接到信函说请他去烈士陵园讲述当年抗日突围战的故事,他当即答应了。哪知第二天丈母娘突然过世,家里人急着让他去奔丧。当时王梦北很是为难,但还是选择去了烈士陵园。“那天丧事办完回来,母亲斥责了父亲。但父亲说,他虽愧对母亲,自己却并不后悔”。

    父亲去世后,王志杰开始真正担当起了陵园的“主人”。父亲守墓的每一个环节都印在他脑海里,那些除草、培土、擦碑、扫墓的动作,似乎已经化为他身体的一部分。

    “找到了亲人,烈士们才不会孤单”

    2013年,一个翻修烈士陵园的机会,让王志杰萌生出一个想法,“我想为烈士们寻亲,他们应该有姓名、有原籍,他们不该被历史遗忘”。

    时隔70年,年近六旬的王志杰踏上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寻亲之旅,他要为88名烈士寻找亲人。

    为了核实烈士们的姓名,王志杰上午清扫墓地,下午便赶往深州、饶阳、安平等邻县的民政局,想从优抚科的牺牲地点记录中核实战士的资料,为此,没少吃“闭门羹”。然而王志杰不气馁,“我就是铁了心想干这事儿,找到了亲人,烈士们就不会孤单了”。

    王志杰还把自己为烈士寻亲的愿望登在了报纸上,并附上了联系方式。就在以为石沉大海之际,王志杰开始收到远至辽宁,近至邻县的电话,想来确认陵园里是否有自己的亲人。

    那一刻,王志杰说他哭了,“辛苦没白费啊!” 在多番努力之下,88位烈士中,已经有46位被确定了姓名和原籍。除此之外,16位确认了姓名,还有26位仍待确认,但很多烈士的亲人已经联系上了。“我不会放弃的,只要我活着一天,就会一直寻找下去!”



稿件来源: 河北文明网 编辑:吴 迪
李聪照片.jpg 伊丽娟免冠照.jpg 蔡常颖证件照.jpg 刘明证件照.jpg 微信图片_20230303111359.jpg 证件照.jpg 曹彬证件照.jpg 韩瑞平证件照.png 张林杰证件照.png 霍智勇证件照.png
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冀ICP备12015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