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期】赵爱琴:带着婆婆和太婆婆再嫁的好媳妇
赵爱琴.jpg
赵爱琴,平乡县寻召乡西游庄村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而她的家庭与别人家却些不一样。“孝心儿媳”赵爱琴在丈夫病逝后,她承担起整个家庭重任,更不忘孝心,把共同孝敬婆婆太婆婆作为重新择偶的条件,带着两位婆婆出嫁。这份孝道在平乡县早已成为一段人人敬佩和流传的“贤篇佳话”。
  赵爱琴,平乡县寻召乡西游庄村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而她的家庭与别人家却些不一样。“孝心儿媳”赵爱琴在丈夫病逝后,她承担起整个家庭重任,更不忘孝心,把共同孝敬婆婆太婆婆作为重新择偶的条件,带着两位婆婆出嫁。这份孝道在平乡县早已成为一段人人敬佩和流传的“贤篇佳话”。

   赵爱琴,曾拥有一个美满的家,丈夫善良厚道,踏实肯干,婆婆和太婆婆虽说上了年纪可身子骨还算硬朗,小叔子和小姑子勤快懂事,聪明可爱的小女儿被一家人视为掌上明珠,一家七口,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1996年初,她的小姑子、小叔子相继去世,两年后,丈夫又被肺病夺取了生命,顷刻,这个家塌了天。中年丧夫,这是人生三大不幸之一。失去丈夫的那年,她才29岁。丈夫走了,撇下她和刚满6岁的女儿、年近七旬的婆婆和耄耋之年的太婆婆,还有给丈夫看病留下的2万多元的债。面对这个家,想起未来的日子她的眼泪就止不住流了下来。

  丈夫去世前给她说的话,让她一生难忘,“爱琴,我走了,这个家和两个老人就托付给你了。”擦干眼泪,她默默告诉自己,人走了,家不能散,这日子还得过,一家老小目光都盯着我呢。两个“婆婆”失去了三个儿女,不能让她们心里再流泪。“娘,俺就是您的亲女儿,再苦再累也要伺候您一辈子。”

  婆婆催她趁年轻再嫁一家,说媒的人一拨又一拨,她却提出一个出人意料的条件——“俺要带着俩‘婆婆’出嫁”。就连周边村的群众也纳闷,赵爱琴找婆家,为啥还要带着俩“婆婆”。乡亲们都为她捏了一把汗,带俩个“老太君”出嫁,恐怕没人敢订这门亲事,莫非她要当一辈子寡妇?

  说来也怪,头一阵子上门提亲的人不少,自赵爱琴提出成亲的特殊条件后,这媒婆再也没来过。

  赵爱琴原打算为俩“婆婆”养老送终后再说个人的亲事,却拗不过亲朋好友的劝说,特别是太婆婆常惦记着她的婚事,流着泪念叨着,“琴儿,趁年轻你就早寻个人家吧,俺俩老了,互相照应着过日子。”

  可每每看着两个年老多病的“婆婆”,想着结婚这几年俩“婆婆”待自己像亲闺女一样亲,她的心就涌起一阵阵酸楚。如今二老无儿无女,她成了家中唯一的顶梁柱,她一走,这家就塌了,老人谁来伺候。于是她决定,如果要嫁一定带着俩“婆婆”。

  日子又过了一年,她每天一个人忙着种家中的4亩地。回来后,不顾劳累,细心照料俩“婆婆”,为了不让二老寂寞,她领着小女儿搬起铺盖卷,与婆婆在一个坑上睡,洗衣做饭,端水喂药,就是太婆婆的大小便也是她伺候,一家人虽然日子过的紧巴,但也和睦。

  邻村的梁志亮对赵爱琴的不幸遭遇和孝敬二老的事儿早有耳闻。事也巧,他在附近的一家砖厂上班。秋后,赵爱琴也来这个厂干活,俩人一见如故,生活相互照料,渐渐便碰出了爱的火花。

  开始时,赵爱琴有些担心,怕志亮嫌弃她有俩“婆婆”,可志亮说:“俺正是看你对老人好,才爱上你哩。”于是俩人便决定,让赵爱琴带着女儿和俩“婆婆”出嫁。

  穷家难舍呀,听说要跟着赵爱琴一起出嫁,俩“婆婆”好说歹说就是不离家。于是赵爱琴与梁志亮商量,让志亮住到爱琴家,俩人一起支撑这个家,一起孝敬俩老人。

  结婚后,小俩口对俩婆婆更加体贴,太婆婆上了年纪,爱吃甜食,小俩口便买来蛋糕和饼干,对自己的女儿却不舍得让她吃一个;婆婆有腿疼的毛病,每到冬天赵爱琴就早早地为她的棉裤絮上棉花;婆婆爱漂亮,小俩口结婚也没舍得买首饰,却给婆婆买来闪亮的耳环;太婆婆喜欢抽烟袋,小俩口为太婆婆买来上等的烟丝。

  梁志亮的父亲也已去世,所以赵爱琴对新婆婆关爱有加,隔三差五就带着好吃的去看望新婆婆,一口一个“娘”,叫的真叫亲,新婆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赵爱琴孝心故事感动着当地父老乡亲,她的孝老爱亲故事被县文化馆改编为独幕话剧《婆婆也是妈》,讲述着一个农村妇女的“至真大孝”,被广为流传,赢得赞许。



稿件来源: 河北文明网 编辑:陈 博
李聪照片.jpg 伊丽娟免冠照.jpg 蔡常颖证件照.jpg 刘明证件照.jpg 微信图片_20230303111359.jpg 证件照.jpg 曹彬证件照.jpg 韩瑞平证件照.png 张林杰证件照.png 霍智勇证件照.png
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冀ICP备12015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