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9期】王景春:八旬老人带领贫困群众养蜂奔小康
王景春.png
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龙须门镇养蜂户已达百余户,年产值达200余万元,蜂农纯收入达100万元以上,其中有9户收入达到10万元,30余户通过养蜂实现了脱贫致富。

  王景春,男,1936年8月,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1997年在电影公司经理任上退休,现任宽城县老科协龙须镇分会副会长。

  在龙须门镇王家店村李家店举行的养蜂培训会上,耄耋之年的王景春正在给蜂农讲课。每年7月是蜂农最忙碌的时候,既要摇蜜又要采浆,为了让大伙儿取得高效益,王景春隔三岔五的就会到蜂农家给大家讲解养蜂知识。

  说起养蜂,他与蜜蜂有着43年的情缘。最初,王景春学养蜂是受南方人的影响。

  那时,宽城境内很少有人养蜂,王景春辗转从宽城县尖山子村一个教师手里花70元钱买了一箱蜜蜂,自己动手做蜂箱,利用业余时间在自家的后院园子里试着放养两箱蜜蜂。他一边放养一边学习,每天细心观察它们的变化,并认真记录,蜂群从30群壮大到70群。结果第一年养蜂摇蜜800斤,他以每斤7毛钱的价格卖给了土产公司,土产公司经理说他的蜂蜜弥补了县里的缺口。这让王景春既兴奋又激动,养蜂既能增加收入,还能为县里的蜂蜜供给做贡献,这更加坚定了他养蜂的信心。

  随着蜂群队伍不断壮大,王景春的家庭生活也随之改善。1984年,他是梁前院村第一个盖起新瓦房的人。这时,养蜂已经成为他的第二职业。后来,王景春到县电影公司工作,经常带着电影片子走乡串村放映电影。这样更便于他查询蜜源,了解各地的气候条件、花期规律、花品种类、放养条件,为养蜂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与此同时,王景春把业余时间都花在蜜蜂养殖的钻研上,他阅读大量的有关养蜂技术方面的专业书籍,同时与北京农科院、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高等科研院所取得联系,学习养蜂专业知识。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快速育蜂法、高产蜂王浆法、高产采收花粉法等成套的宝贵经验,为蜂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打下了坚实基础,也开启了他传递“甜蜜”生活热心之路。

  王景春正式推广和传递养蜂知识和技术是在他退休之后。那时龙须门镇比较贫穷,人们靠耕种土地或外出打工为生,辽阔的林场和山场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他就宣传发动群众养蜂。因为养蜂是投资小、见效快、无污染的致富好项目。起初由于人们思想比较保守,有的怕挨蜇,有的怕赔钱,有的怕辛苦,所以王景春的宣传动员屡次失败。但是他不甘心,左思右想,究竟怎么才能让人们的思想贫脱、生活贫脱。

  为了寻找准备帮助的贫困户,王景春骑着自行车去龙须门镇韩杖子村,向村里人打听谁是村里最穷的户。经打听,23岁的许文学和26岁的妻子佟宝凤都上过学,但是家庭条件不好,结婚后两人只能过着“吃菜咸盐靠鸡蛋”的日子,没有别的收入。 王景春就动起了帮助他脱贫致富的念头。

  说干就干,许文学因没钱买种蜂,王景春就免费送种蜂,开始手把手教他如何养蜂,从培育蜂王到壮大蜂群,从分群到摇蜜,几乎每隔三五天王景春就去他家观察和指导。在他的帮助下,许文学掌握了一定的养蜂技术,也有了一定的积蓄,养蜂规模越来越大,已经由开始的几群发展到现在的150群,好年景时年收入10多万元。

  如今许文学不仅成立了科达养蜂专业合作社,还在县城买了楼房,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看着许文学和佟宝凤的幸福生活,王景春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许文学是王景春最早培养出来的养蜂大户,看到许文学的成功,他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富不是一两个人富,而是一群人都要富。

  在培树致富典型同时,他依然利用早晚走家串户动员,无偿提供蜂种和养殖技术,采取“1+1”或“1+2”的带动法扶持养蜂户。为了更好地吸引乡亲们养蜂,他向生产组申请了靠山边的不足三分地的养蜂场地,花费1万两千余元盖起了两间蜂房,购置了养蜂器具,为全镇发展规模养蜂做准备。

  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龙须门镇养蜂户已达百余户,年产值达200余万元,蜂农纯收入达100万元以上,其中有9户收入达到10万元,30余户通过养蜂实现了脱贫致富。2011年,河北省老科协命名龙须门镇为省级养蜂科普示范基地。2012年,宽城县委县政府授予王景春“致富能手”的称号。2018年度王景春获得“最美宽城人”荣誉称号。



稿件来源: 河北文明网 编辑:杨计品
李聪照片.jpg 伊丽娟免冠照.jpg 蔡常颖证件照.jpg 刘明证件照.jpg 微信图片_20230303111359.jpg 证件照.jpg 曹彬证件照.jpg 韩瑞平证件照.png 张林杰证件照.png 霍智勇证件照.png
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冀ICP备12015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