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9期】邢台日报社南宫抗疫报道组:当好“新闻战士” 讲好抗“疫”故事
微信图片_20210120173945.jpg
疫情就是命令。南宫市发生疫情后,邢台日报社闻令而动,第一时间派出前方报道组深入南宫一线。苗伟、杜烁、田晓丽等三名报道组成员践行“四力”要求,陪伴着一位位“逆行者”一起逆行,用生动的文字、感人的画面、真实的影像,宣传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报道疫情最新动态,传播疫情防控知识,书写抗“疫”一线感人事迹。

  杜烁,男,1981年出生,中共党员,邢台日报社邢台日报新闻采访中心副主任;田晓丽,女,1985年出生,邢台日报社牛城晚报记者;苗伟,男,1968年出生,邢台日报社牛城晚报摄影部主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党媒记者,三名同志冲锋在先、忘我工作。特别是南宫市疫情发生以来,三名同志陪伴着一位位“逆行者”一起逆行,当好疫情阻击战中的“记录者”“见证者”,让手中的笔成为了助力打赢疫情阻击战的锐利武器。在抗疫一线,他们不分昼夜,身穿隔离服,背负着10多公斤的拍摄设备,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除了在本地媒体刊发稿件,还将南宫市全力抗击疫情的场景在中央、省级主要新闻媒体刊发,为抗疫一线加油鼓劲。

  疫情就是命令南宫市发生疫情后邢台日报社闻令而动第一时间派出前方报道组深入南宫一线。苗伟、杜烁、田晓丽等三名报道组成员践行“四力”要求,陪伴着一位位“逆行者”一起逆行,用生动的文字、感人的画面、真实的影像,宣传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报道疫情最新动态,传播疫情防控知识,书写抗“疫”一线感人事迹。

  南宫市发生疫情后,邢台日报社发出抗击疫情动员令,全体编辑记者纷纷请战。

  “我是共产党员,关键时刻我必须要冲在前面。”已有17年党龄的邢台日报新闻采访中心副主任杜烁,曾多次参加急难险重任务。2020年疫情发生后,最先投入抗“疫”一线,参与组织策划了战“疫”系列报道,连续推出《战“役”——人民至上》《战“役”——细节致胜》《战“役”——统筹兼顾》《战“役”——人间有爱》《向疫而战,他们的名字叫党员》等一大批专题稿件。先后荣获河北省委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河北省慈善记者、邢台青年五四奖章、邢台市优秀新闻工作者、邢台市志愿服务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苗伟,牛城晚报摄影部主任、邢台市摄影家协会主席,许多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去年疫情发生后拍摄了大量鲜活的抗疫图片,在全市组织的抗击疫情大型图片展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田晓丽,牛城晚报热线部记者,一名能写文字、能拍图片、能拍视频的全媒体记者。相机、无人机、稳定器、三脚架、备用电池……每次外出采访时,田晓丽都会再三检查所带的设备和各种细节,确保万无一失。很多人都惊讶这弱小的身躯是怎么背着20多斤重的设备健步如飞的。

  报道组抵达南宫时,南宫市刚刚新增5个中风险地区,并实施了严格的封闭管理措施。抗疫报道千头万绪,一线情况错综复杂,突发新闻随时出现面对抗疫中渠道不畅通、信息不对称、需求不匹配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三个人必须身兼数职,合理分工。

     “脚上多少泥土,笔下多少温度”到集中隔离点去!到封闭管理的社区去!到每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去!报道组的战场,就是所有百姓关注的地方。

  发热门诊是发现疫情的前沿“哨点”。由于疫情原因,南宫市多家医院封控管理。凤岗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紧急改造成南宫市唯一的发热门诊,来自邢台市7家不同医疗机构的75名人员进驻接管。为了把发热门诊最真实的状态呈现给隔离群众,记录医务人员的艰辛,报道组成员冒着危险,佩戴工作帽、护目镜、防护服、套鞋,集中采访近十个小时,见证了一幕幕感人的瞬间,最终写下了《75名“白衣战士”的坚守——南宫市发热门诊现场直击》,传递出抗疫最强音。“作为记者,虽然我不能治病救人,但是,我们发出的报道能给许多像隔离群众信心、温暖、鼓舞。我想,这就是‘怕,还要出发’的意义所在”。报道组成员田晓丽说。

  为了获得一手素材和图片视频,记者冒着危险,多次深入防控一线,天天早出晚归。在疫情最严峻时期每个成员夜以继日采访、写稿,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经常忙完一天才想起没有吃饭。病毒无情,危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大家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心理压力。但十几天下来,没有一位同事叫苦叫累,也没有一位同事完整休息过一天。只要接到选题,大家都是争先恐后认领。

  隔离点建设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报道组从早晨到凌晨蹲点采访,记录了隔离点从荒地到拔地而起的过程,《5天1500套!南宫方舱隔离房建设再现中国速度!》引起了强烈反响,相关稿件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刊发。“在每一个别人眼里危险的地方,我们记录了许多平凡人的不平凡经历,也讲述了许多人同舟共济的暖心故事。”杜烁说,“我们是记者,我们也是战士。”

  “我是党员必须冲锋在前。”71岁老党员陈新月甘当“守门人”为全村保平安;“早一分建成就多一份保障。”隔离房装配工王跃平高强度作业下开始了与自己的较量;“就算再苦再累,咱也愿意”乡镇干部白建勇为隔离群众当好“勤务员”……报道组成员一次又一次的探访一线,挖掘出一个个感人故事。“只有把镜头对准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逆行者,带着真挚的情感用心记录,才能用他们的凡人善举,感动一座城,感动城里的人。”最美逆行者、最美守护者、最美志愿者,抗疫夫妻、抗疫家庭……十几天里,报道组深用一篇篇充满温度的文字和图片,记录下了一个个感人暖心的抗疫故事,见证了一个个“英雄”的壮举,传递着“南宫温度”,汇聚起“南宫力量”。

  由低风险地区升级为中风险地区,再到全域高风险地区。在亲人的惦念中,在同事的牵挂中,报道组依然坚持奋战在抗疫一线。“疫情不退,我们不归”报道组成员表示。



稿件来源: 河北文明网 编辑:吴 迪
李聪照片.jpg 伊丽娟免冠照.jpg 蔡常颖证件照.jpg 刘明证件照.jpg 微信图片_20230303111359.jpg 证件照.jpg 曹彬证件照.jpg 韩瑞平证件照.png 张林杰证件照.png 霍智勇证件照.png
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冀ICP备12015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