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4期】王秀华:特教人初心不改 默默坚守27年
免冠照片.jpg
王秀华,女,1972年出生,承德市兴隆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1993年,当时兴隆县还没有正式的特殊教育学校,只是在兴隆一小办了两个特教班,地点在兴隆镇东关村村部两间简陋的房间里。那年7月,毕业于邯郸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正值青春花季的王秀华来到了只有十多个聋哑智障孩子的特教班,开启了她终身挚爱的特教生涯,直到如今两鬓斑白,始终初心未改。今年五十岁的王秀华老师,献身特殊教育已经整整27年了。

  王秀华,女,1972年出生,承德市兴隆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1993年,当时兴隆县还没有正式的特殊教育学校,只是在兴隆一小办了两个特教班,地点在兴隆镇东关村村部两间简陋的房间里。那年7月,毕业于邯郸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正值青春花季的王秀华来到了只有十多个聋哑智障孩子的特教班,开启了她终身挚爱的特教生涯,直到如今两鬓斑白,始终初心未改。今年五十岁的王秀华老师,献身特殊教育已经整整27年了。

  当时条件极其简陋,破旧的教室摆放五六套桌椅,教学设备仅仅是一块黑板和几根粉笔;冬季老师要自己生炉子,经常满屋煤烟,呛得老师和孩子一起咳嗽。王老师是唯一一位具有专业知识的科班出身教师,另外两位教师都是普校教师临时代理,在艰苦的环境下,她是既教学生又要辅导其他两位老师,在一方小小的天地经营着兴隆县特殊教育这块教育园地。那时残障孩子的家长根本不重视孩子的教育,大部分有缺陷的孩子只能跟着家长做些农活,或者就在街头村外流浪,王老师一个个做工作,把孩子领到学校来,像妈妈一样关爱他们,手把手、脸对脸的用手语教知识,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留住了一个个在社会上被人嫌弃的孩子。王秀华就这样苦苦地支撑着,身边的代理教师换了一茬又一茬,而她在这里一干就是16年,兴隆县的特殊教育就像微弱的火种一样,在她手里小心翼翼地呵护着。

  2009年8月,兴隆县特殊教育学校成立,王秀华老师也随特教班学生一同转入新址,继续从事教学工作。特殊教育学校成立时招收的孩子是多了一些,可学校只有2名领导和3名教师。学校白手起家,两个月后还要通过省验收,领导每天跑外联跑设备,学校的教学工作就落在这三位老师的身上。王老师和其他两位老师就24小时在校值班,看护那些刚刚离开父母的残疾学生,还不会吃饭的白天要一口一口地喂饭,有尿床习惯的夜里要一遍一遍地叫着解手,想家的孩子哭闹着,甚至抓伤教师的脸和手。无数个日与夜的交替轮回,孩子们适应了,不再想家了,知道学习了,老师虽然劳累却依然坚挺着,学校也在一步一步发展着壮大着。

  从事特殊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需要投入更多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王秀华老师专长听障孩子教学,二十多年来,每天面对着听不见声音、无法沟通的听力障碍孩子,她深深体会到其中的酸甜苦辣。孩子们来自各个村镇,年龄差距也特别大,最小的只有六七岁,最大的有十几岁,大孩子经常欺负弱小孩子,这给班级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难,王老师就想尽各种办法和学生沟通,让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根据学生听力水平不同,教学时王老师手语口语并用,尽最大努力让所有孩子听懂、学会。在语训时,一个简单的字母往往要教上几十遍、上百遍,而王老师从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地读,一遍一遍的教,直到学会为止。生活上,由于学生年幼自理能力差,她就到学生宿舍帮他们整理衣被,把他们换下的脏衣脏鞋、床单被套洗干净,缝补好;学生病了,她就带着去医院看病、打针;遇上节假日,有住校生不能回家的,她就带上水果、糕点看望学生,和学生开展活动,给予妈妈般的温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多年的努力,一些孩子终于能够张嘴说话了!王老师教的刘蕊同学入学时不会说话,经过几年的语言训练,已经能和正常人交流,并和潘绍鹏、徐宗硕、胡锦硕等同学一起进入了唐山技工学校深造。

  王老师就这样用她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为特殊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着,在她的精心培育和呵护下,孩子们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成熟,逐步做到自食其力、回归主流、回馈社会。王老师用实际行动体现一名普通教师的高尚品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如今,王秀华老师年届五十,在一些人最“有借口”职业倦怠的年纪,她却爱心依旧、初心未改,在她深爱的特教岗位默默地耕耘着、坚守着!



稿件来源: 河北文明网 编辑:吴 迪
李聪照片.jpg 伊丽娟免冠照.jpg 蔡常颖证件照.jpg 刘明证件照.jpg 微信图片_20230303111359.jpg 证件照.jpg 曹彬证件照.jpg 韩瑞平证件照.png 张林杰证件照.png 霍智勇证件照.png
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冀ICP备12015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