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0期】常文青:56岁“老大哥”援沪奋战41个日夜圆满完成任务
常文青.jpg
他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导向,时时处处以病人为中心,把为病人服务放到第一位,真正做到了急病人之所急。

  常文青,男,1966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邢台市第五医院检验科主任。从事检验工作34年,擅长各类临床标本医学检验及各型检验仪器的操作和故障的排除。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导向,时时处处以病人为中心,把为病人服务放到第一位,真正做到了急病人之所急。多次被评为优秀职工、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41天,支援上海逆行冲锋

  上海出现疫情后,4月3日,河北省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一安排,紧急组建支援上海医疗队,驰援当地开展核酸检测任务。医院接到上级通知后,选派一人参加河北省援沪医疗队。作为一名从事医学检验多年的医务工作者,29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常文青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向院领导提出申请。“常主任,一线任务重,您的身体能行吗?”面对大家的担心,常文青斩钉截铁:“现在是上海抗疫最要劲儿的时候,我干检验34年了,最有经验,我去最合适。”抵护后,他接到任务是援助上海重灾区之一的浦东新区核酸检测。根据工作经验和自身技术优势,他被安排在第一组的扩增区,负责核酸扩增、结果的判读以及出具报告。

  作为此次支援任务中年龄最大、经验丰富的检测人员,他时刻提醒大家要做好防护。为提高检测效率,他与其他同伴一样,工作前不敢喝水,以免耽误进度,影响团队的工作。每日面对上万个样本扩增以及报告,连续工作10个小时以上是常态,工作结束时防护服和里面的衣服早已湿透,身体又渴又饿。因为长时间在负压环境中全神贯注工作,还导致头晕耳鸣,手指麻木,全身病痛发作。高强度的工作模式虽然很辛苦很累,但作为一名老党员,他毫不退缩,坚守岗位,多日核酸检测量高达6至7万管。

  4月3日至5月13日,41个日夜,常文青所在的河北援沪医疗队共完成152.4万管核酸检测,并实现抗疫全程“零感染”,为打赢上海抗疫贡献了邢台力量。

  56岁,年近花甲不弃使命

  56岁,对于一般人而言,均已在家含饴弄孙,乐享绕膝之欢,可身为共产党员的常文青,却依然冲锋在一线。常文青的家庭是一个医务家庭,妻子、儿子、儿媳均为医务工作者,家中还有两个孙女。本来,他们一家六口人与平常人家一样过着欢乐、安详的日子,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们的平静。“其实,加班加点已经习惯了,我在检验岗位工作至今三十余年,有一大半的节假日都是在岗位上度过的。”常文青说。这两年因为疫情,检验检测的任务比往年重,他更觉得责无旁贷。

  常文青作为邢台市新冠核酸实验室专家组成员之一,需要执行全市核酸实验室的检查和验收工作。为使全市各核酸实验室尽快投入使用,他跟随省市专家组走遍了邢台市各县市区,检查指导了几十家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最终全部实现了高标准验收,保证了检测水平和质量,提高了邢台市的核酸检测能力。

  2021年至2022年,常文青所在的邢台市第五医院核酸实验室承接了信都区、南宫市、隆尧县等地的大规模检测任务。为了及时准确的结果,他带领全科同事连续几天几夜工作在核酸实验室,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是常事儿,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使他血压升高,但他谁也没告诉,吃完药后像个没事人一样坚持正常工作,直到圆满完成任务。

  “我们科室一共10多个人,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有刚结婚的,有哺乳的,还有孩子小无人看护的,疫情期间他们跟我一样在加班加点地干,不仅要承担日常的化验工作,还要加班进行检测核酸,上传数据,有时需要忙到半夜甚至凌晨。虽然人手紧张,但我们一样工作都没有落下。”常文青自豪地说。

  常文青的大孙女今年不满4岁,小孙女不满2岁,这样的年龄最需要家人的陪伴。援沪期间,孙女经常见不到爷爷,打电话的时候,就会“质问”爷爷为什么不陪她们,什么时候回家。常文青只能歉意地向孙女解释“爷爷在忙工作”,奶奶则会跟孙女说:“爷爷是英雄。”但这样的通话也不是经常有,因为常文青在实验室工作的时候是无法看手机的。等他出实验室的时候,往往在邢台的家人已经睡觉了。“经常拿起手机一看,已经是几个小时前打来的电话了,甚至第二天才看到。”

  34年,始终如一坚守初心

  常文青自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检验工作,勤奋好学,吃苦耐劳,致力于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用党员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坚守着职业道德和情操。作为科室主任,他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到制度化、规范化、人性化管理相结合,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处处身先士卒,科室内形成了“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他积极上进,要求进步,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和技能,了解和掌握医学检验最前沿的学科发展。2019年,检验科引进了一台大型全自动生化仪,他参与了从前期的选址、实验室设计到安装、调试到后期的仪器验收、人员培训的全程工作,并通读了全本英文操作手册,熟练掌握了仪器的每一个精密结构,使生化检验从标本数量到结果的精密度都有了质的飞跃。在后期使用中,他坚持刻苦钻研,善于处理各种检验仪器的故障,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工程师”。常文青深知新技术新项目是科室发展的生命线,工作多年来,他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借鉴其他兄弟医院的经验,结合医院实际和临床需要,开展了多项检验项目和改进检验方法,全面提高科室检验水平,填补了多项医院空白。

  他始终坚持做好科室质量管理工作,外抓科室服务质量,内抓科室质控管理。紧紧围绕“检验为临床服务”这一主线,从出具报告时间、及时向临床反馈、与患者耐心沟通等一系列细节入手,努力达到临床和患者都满意。同时积极组织和参加河北省的室间质评工作,做到室间质评项目的每一个标本接收、检验到结果上报,都全程参与。多年来,连续获得优异成绩。

  30多年来,常文青凭着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之情,用实际行动履行着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履行着自己的人生承诺——“救死扶伤,真情奉献”。淡泊名利,低调做人,把对病人的付出当作是自己最大的快乐。



稿件来源: 河北文明网 编辑:孔 飞
李聪照片.jpg 伊丽娟免冠照.jpg 蔡常颖证件照.jpg 刘明证件照.jpg 微信图片_20230303111359.jpg 证件照.jpg 曹彬证件照.jpg 韩瑞平证件照.png 张林杰证件照.png 霍智勇证件照.png
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冀ICP备12015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