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5期】王云龙:驻村队员6年照顾11位“村妈妈”彰显大爱
生活照片.jpg
王云龙,男,1980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秦皇岛日报社社长助理,现为驻青龙满族自治县西蚂蚁滩村第一书记。6年来,在用心做好各项帮扶政策基础上,他把村里的老弱病残“妈妈”作为重点关心对象,想方设法为她们办实事,解难事,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一致好评。

  王云龙,男,1980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秦皇岛日报社社长助理,现驻青龙满族自治县西蚂蚁滩村第一书记。6年来,在用心做好各项帮扶政策基础上,他把村里的老弱病残“妈妈”作为重点关心对象,想方设法为她们办实事,解难事,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一致好评。

  坚守孝道献爱心,做“妈妈”的好“儿子”

  2019年11月10日,他的母亲发生交通事故,肋骨多处骨折、胸椎2处骨折、腰椎2处骨折、小腿2处粉碎性骨折,治疗和康复经历一年有余,他把家事埋藏在心里,一心扑在工作上,用实际行动影响带动村民重品行、守孝道,培育良好家村风。建立“妈”工作台账,每年春节不忘全村80岁以上的“妈妈”们,逐户上门嘘寒问暖,唠家常,解烦扰;排除阻力,为全村11位“妈妈”送上节日慰问品。

  每到入冬时节,他总是想着那些老弱病残的“妈妈”们,多次协调相关企业,为“妈妈”们争取到棉衣、棉裤,让她们在温暖中渡过寒冬。每次户走访,他会下意识地拿起扫把,将目光所及处打扫一遍。“妈妈”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拉着他的手边晃边说:“感谢王,你真是个大好人,一要注意身体,前几年前的小伙儿,现在真见老啊”。

  竭尽全力解烦忧,当“妈妈”的守护者

  来,他始终把村里“妈妈”们的小事作为大事来办,王新家是村里的脱贫户,其妻子乔素霞视力一级残疾,有一掉入了家门口的井中,经好心村民救后,下了一块心病,整天宅在里,不愿出门。王云龙得知此事后,及时与村里沟通,自费1000多元,帮助修建了钢板式井盖,消除了安全隐患,解决了“妈妈”出行难的问题,也保证了水质。王进满家两口人,都已80多岁,家门前是一个小土山,每雨季出现滑坡和,为彻底解决安全隐患,他主动与乡里沟通,帮助协调资金1万元,加固了土山,修建了30米的挡土墙,解决了他家的安全隐患。针对村岁数的老人绝大多数都会操作智能手机,而在办理社保时需要手机进行人脸识、信息采集录入方面的现实难题,他组织村里年轻志愿者老人结成帮扶对子责任到人,及时跟进服务作,确保不拉一户,不丢一人,赢得百姓交口称赞

  搭建“家家通”小平台,实现妈妈大梦想

  千里母担忧。大多数村“妈妈”,他们儿女疫情未曾回家“妈妈”们时刻想着在外作的儿女,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孙,子右陪伴,盼望能常相见。为实现“妈妈”们的梦想,他及时建立了“家家通”视频连线微信平台,利用与老人聊天、邻居交流、入户走访等时机,准确掌握“妈妈”上下时间信息。结合子女工作时间与“妈妈们平时联系频率,分别类,划分不同时段,逐户走访。在不打扰女们工作基础,充利用晚上“妈妈”遛弯时间,为他们开启母子视频聊天模式。每子(“相见”,其乐融,“妈妈”们脸上露出孩子般灿烂,他内心也无比欣慰和快乐。与时,他还组建村民代表为主体的党员志愿服务队,每带领村劳务队帮助“妈妈”们做家务,六年,从未断过。规范化、常态的“包户”责任制,促进了村民素质的整体提升,“妈妈”们的困难都得以妥解决。王云龙也成了里“妈妈“们心中“儿子”。



稿件来源: 河北文明网 编辑:马 婧
李聪照片.jpg 伊丽娟免冠照.jpg 蔡常颖证件照.jpg 刘明证件照.jpg 微信图片_20230303111359.jpg 证件照.jpg 曹彬证件照.jpg 韩瑞平证件照.png 张林杰证件照.png 霍智勇证件照.png
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冀ICP备12015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