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丽河北我的家
霸州胜芳:传统民俗闹元宵
发表时间:2021-02-26 10:54: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2月25日,胜芳古镇,一位年轻女士正在挑选小车灯。通讯员邢亚南摄 

  “来一盏鸭子灯,要写着‘长命百岁’的那只。”今天,农历正月十四,霸州市胜芳古镇的武庙前街上,刘领红正在买鸭子灯。胜芳人有买灯的习俗,从正月初六至元宵节,各式各样的传统花灯走俏街头,远远望去,火红一片。长辈给小辈买灯,图个吉利,凑个热闹,胜芳将传统元宵习俗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

  

  临近元宵节,胜芳非遗传承人李凤霞教孩子们制作手工布艺-布柿子,期盼新的一年诸事顺利。通讯员邢亚南摄 

  胜芳始建于春秋末期,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曾是北方有名的水旱码头。胜芳花灯是在独特的生产、生活、民俗及地域环境中独立诞生、发展和传承下来的,代表作品多是金鱼灯、鸭子灯、虾蟹灯、荷花灯等,其题材、用材、意蕴无不带有北方水乡风情。每到元宵节,各家各户拿着自家的花灯来到街上,俗称“逛灯”,后来逐渐演变成大型灯会。虽然因为疫情防控需要,今年没有举办灯会,但买灯送灯的习俗却没有变。

  

  临近元宵节,非遗传承人胜芳薛记糕点的薛亮带孩子们体验传统手工元宵的制作。通讯员邢亚南摄 

  元宵佳节还有一个主角,那就是元宵。一过农历初十,古镇里的各个糕点店的元宵就会开启“供不应求”模式。胜芳人偏爱手工元宵,精心制作的各种馅料切成小方块,干净又新鲜,蘸上水在盛着江米面的笸箩里来回翻滚,每次少说要摇二十几下,拿笊篱捞出来蘸水再接着摇。五六次摇制之后,圆圆胖胖的元宵就做好了。煮熟的胜芳元宵外皮晶莹软糯,馅料香甜,是许多人记忆里的老味道。

  

  正月十四,胜芳有蒸面玩意的习俗。通讯员刘洋摄 

  在胜芳,还有许多元宵节习俗。放风筝,把一年的霉运都放走,期盼新的一年顺顺利利;走百病,在正月十六这天走过东西南北四座桥,把身上的病痛都走掉,期盼新的一年健健康康;蒸面玩意儿,把面点蒸成小刺猬、大鲤鱼、元宝山等各种吉祥样式,期盼新的一年财源广进,诸事顺利……每一个习俗,都穿过时光的隧道,从古至今,从未间断;每一个习俗,都饱含了胜芳人期盼“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景。



责任编辑: 陈 博
  相关稿件
• “三河是我家·就地过大年”活动暖人心 2021-02-19 09:42:00
• 廊坊市文明办发布“文明健康 幸福过年”倡议书 2021-02-08 09:40:00
• 一线探访|廊坊开发区:全力保障群众生活 2021-01-25 11:41:00
• 廊坊:622名市直干部下沉社区防控一线 2021-01-19 11:40:00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