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定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快速响应,组织广大志愿者有序参加疫情防控活动,运用各类宣传阵地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文明教育,形成了“中心引导倡议,所、站响应落实,快速有序服务”的有效工作模式,在抗击疫情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面发动,有序参与疫情防控。4月5日,定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第一时间向全市志愿者发出《关于号召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的倡议书》,引导、组织志愿者听从党委和政府的统一指挥,统筹协调,依法有序参与疫情防控,科学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全市共组织党员志愿者、医护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企业志愿者、民族宗教志愿者、社会志愿者等共计5万余名,迅速投入到防疫阻击战、歼灭战中。
统一有序,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疫情期间,定州市城乡居民区实行了封闭管理,为方便居民生活,志愿者通过微信群线上收集群众居家生活所需食品、蔬菜、药品等信息,并统一选购、免费配送到居民家中,实现了防疫期间无接触购物,经统计,平均每位志愿者每天配送30余户。这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模式,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完善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主动作为,社会大爱温暖人心。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响应号召、临危出战,农村社区、道路卡口、交通场站、核酸检测点、隔离点等防疫点位,都能看到志愿者执勤值守、防疫宣传、测温验码、维持秩序、登记信息、防疫消杀、爱心捐赠、一线慰问、采购配送物资、服务居民的“红色”身影:朝阳志愿者遍布全市56个防疫点位,全链条参加战疫志愿服务,参与人员累计2000多人次,被称呼“只要有阳光的地方就能看到‘朝阳红’”;爱心飞扬志愿者奔波在搬运防疫物资、环境消毒消杀一线,消杀面积达368.7万平米,装卸防疫物资11580件;郭明义爱心团队定州市志愿服务分队等联合自媒体发起“爱心助农”公益行动,实现“战疫+助农”两不误,用爱心点亮“田间绿”;青年志愿服务爱心车队主动对接市级医院,自觉承担起医护人员往返各核酸检测点的运输任务,并募资购买菜农滞销蔬菜,给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医院、省七院、方舱实验室等7个抗疫前线单位,各捐一车新鲜蔬菜……广大社会志愿者用坚守诠释担当,用爱心传递温暖。
移风易俗,倡导文明社会风尚。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发出了《关于缓办简办红白事的倡议书》,各乡镇(办)和村(社区)组建移风易俗志愿服务劝导队,全方位开展疫情期间移风易俗工作,劝导村民白事简办、红事缓办,减少人员聚集,为疫情防控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4月11日,东留春乡马阜才村一名老人去世,在村“两委”干部和志愿者的帮助下,仅3个小时便完成了整个丧葬过程......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全市红事缓办、丧事简办理念已深入人心。
“艺”起抗“疫”,凝聚传递战疫力量。组织文艺志愿者发挥专长,聚焦防疫一线,努力创作反映人民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文艺作品,用文艺凝聚起人民群众抗击疫情的精神力量。疫情期间创作了歌曲《认出了你》、快板《不获全胜不收兵》《采核酸》《定州之春在今朝》、定州秧歌《不获全胜誓不还》《严守命令战疫情》、评剧《定把疫情一扫光》、河北梆子《疫情期间劝乡亲》《战斗中人人向前不彷徨》......网络点击累计达100万余人次,成为定州疫情防控一线精神层面的“硬核”力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