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宝明,男,1965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张家口市宣化区委党校高级讲师。他35年如一日奋战在理论教学研究、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宣讲工作一线,先后撰写理论文章46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0篇,被领导、同事和群众誉为传播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领头雁”。曾荣获中宣部2023年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连续9次被评为省委讲师团系统优秀基层宣讲员。
三十五载扎根基层的“本土理论家”
作为一名基层党校教师和宣传干部,他不论工作岗位如何变动,却始终坚守着党的创新理论教学、研究和宣传宣讲工作。他始终清醒的认识到,唯有不懈地坚持政治理论学习、研究,系统学习和深入研究党的创新理论,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因此,他把业余时间和主要精力用在学习、研究党的创新理论上。一边坚持自学、先学一步,一边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级举办的理论骨干培训班和专题辅导讲座,已累计参训上百次。从2019年6月起,他离开科级领导岗位,但他坚持理论学习的初心没有变,更加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广集博采,兼收并蓄,做了上百万字的学习笔记,积累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在坚持不懈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他先后撰写理论文章46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0篇,其中有两篇教案先后被省委宣传部评为“省优秀党课教案”一等奖。完成市级以上社科课题12项,累计参加各级理论研讨会25次,有15篇研讨文章获奖。由于实绩突出,他连续9次被评为省委讲师团系统优秀基层宣讲员、2021年度优秀教员,先后荣获张家口市党校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张家口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社科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殊荣。
矢志不渝痴情耕耘的“一线宣讲员”
车宝明深知要想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就必须学会以最贴近群众接地气的方式,把党的创新理论与当地的实际、百姓的关注与期盼有机地融合起来,找准“切入点”,才会产生共鸣、收到实效。他在认真钻研理论的同时,也立下规矩,每年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深入基层一线、田间社区、校园车间等地开展调研,与干部群众拉家常、聊民情,把生活当课堂,多层面、立体式捕捉信息,并适时把学习、调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和基层宣讲中来。
为了把党的创新理论及时渗透到各类培训班的教学中,他精心策划培训课题,认真筛选授课老师,坚持“备课—试讲—听课—评课”制度,他不辞辛苦地备课,查阅大量资料、手写教案和讲稿,并反复修改、打磨,稿纸落在一起的高度超过了1.8米。2020年4月2日成立的以队长车宝明命名的宣讲小分队,由3人增至39人,成为一支政治素质好、理论政策水平高、宣讲经验较丰富、工作作风硬朗的基层惠民宣讲队伍。小分队开展“六进”宣讲211场次,受众达12580人次。2020年起,由小分队选派的队员不仅连续四年在全市基层理论宣讲比赛中获得“四连冠”。
知行合一慎终如始的“忠诚践行者”
车宝明同志真切地体会到,党的创新理论不仅要学习、研究、宣传,更需要立足本职岗位努力践行,做到知行合一。他把“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座右铭贯穿于学习、工作、生活的全过程。1996年他因“癌”住院,却伏在病床边全身心地修改论文,为的是保证约稿的如期交付。2000年分配住宅楼地下室时,他坚决不搞特殊,与大家随机抽签分到最小最差的一间,图得是心里踏实。他担任所在小区的兼合式党支部书记,坚持每周三上午到小区的“百姓说事、干部解题”说事岗,现场聆听居民的反应、建议,并及时进行解答,做好记录和反馈。每次到社区和农村宣讲,他都能结合日常了解到的基层群众的所思所盼,从国情、区情实际,真情地为大家答疑释惑、排忧解难,进而鼓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通过奋斗努力追求美好生活的“精气神”,用实际行动带动并吸引着身边的理论宣讲工作者和志愿者加入到小分队的宣讲中来。这,也是他乐此不疲的做好基层理论宣讲的动力所在,同时也生动诠释了一名基层理论工作者学习、传播、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赤子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