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系列专题
传统节日“新味道” 河北多彩文化大餐喜迎元宵
发表时间:2021-02-25 09:49:00 来源:河北文明网综合

  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文明风尚,近日,河北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喜迎元宵佳节。创新形式,融入党史、疫情防控知识;民俗表演,增强传统文化了解和认知;传统文化活动,感受浓浓节日氛围;“云”上过节,足不出户品味文化传承美,在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的同时,让传统节日过出了“新味道”。 

  创新形式 融入主题文化知识寓教于乐 

 

唐山市丰南区青年路街道新兴社区开展“学党史 战疫情 欢度元宵节”活动。  

  

社区居民活动现场对春联、猜灯谜。 

  2月25日,唐山市丰南区青年路街道新兴社区开展了“学党史 战疫情 欢度元宵节”活动。本次活动党史学习教育、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等主题文化知识融入到元宵节活动中,丰富了社区广大居民的文化生活,汇聚精神正能量,更好地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社区居民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元宵佳节。活动分四个环节:对春联,现场兑出了四副对联“学党史,守初心,再做贡献;下决心,鼓干劲,勇创辉煌”“防控疫情,新兴社区齐奋战;坚守岗位,守护居民保平安”“庆新春,志愿者坚守一线;闹元宵,老干部再立新功”“掛彩灯,吃元宵,不忘防控;抖空竹,赛飞龙,造福居民”;猜谜语,这次社区谜语内容分为“党史谜语”和“普通谜语”;添笔画组字,社区提前出题6个独立的汉字;寻找标语的缺字,拟出2条政治标语,其中各缺少几个字,邀请参与者在社区院院内寻找。  

 

邯郸市肥乡区西吕营镇后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里的草根诗人围绕着元宵佳节和村庄建设创作诗歌。 

  2月23日,在邯郸市肥乡区西吕营镇后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里的草根诗人围绕着元宵佳节和村庄建设创作诗歌,讴歌新时代乡村的新风貌,欢度元宵佳节。邯郸市肥乡区将诗歌协会、百姓讲堂、乡村记忆馆和志愿服务等内容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打造集学习培训、专题讲座、健康讲堂、休闲娱乐、文化普及、便民服务为一体的“百姓之家”。  

  弘扬传统  民俗表演增强传统文化了解和认知 

 

滦平县民间艺人在表演“抡花”。 

  2月19日,滦平县火斗山镇大店子村民间艺人在村文化广场表演“抡花”。2014年11月,“抡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抡花”是当地一项传统民俗,属于民间花会中的一档,表演时,几名民间艺人将木炭和碎铁片一起放到挂在花架上的花筒中燃烧,再合力抡起花架,使花筒内升温,铁花飞溅,形成耀眼的光环。在当时,“抡花”是为了祈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免于火灾而祭祀“火神”。后来,人们也渐渐认识到,要想过上好日子,光靠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还不够,还要有灵活的头脑和实实在在的努力。抡花逐渐也摆脱了过去的神秘色彩,成为村里人喜爱和珍视的传统习俗,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光阴荏苒,时代变迁,这一技艺薪火不绝,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  

 

衡水市桃城区北苏闸安乐秧歌队在北苏闸村委会广场上进行表演。  

   2月23日,在衡水市桃城区北苏闸村委会广场上,北苏闸安乐秧歌队的表演让大家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作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安乐秧歌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安乐秧歌,是桃城区邓家庄镇北苏闸村的农民自娱性歌舞表演形式,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太平车”,辐射方圆百里。经过几代人的传承提炼,使传统秧歌融东北秧歌粗犷豪放的表演和中原风趣诙谐幽默于一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图为北苏闸安乐秧歌队在北苏闸村委会广场上进行表演。

  营造氛围 传统文化活动感受浓浓节日情 

 

2月22日,秦皇岛市海港区文化路街道新一街社区开展“猜灯谜 迎元宵”活动。

 

2月23日,海港区文化路街道碧海云天社区小朋友正在制作灯笼。

  2月22日,秦皇岛市海港区文化路街道新一街社区开展“猜灯谜 迎元宵”活动。此次活动邀请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大学生志愿者和社区居民共同走进社区活动室,由社区居民为大学生志愿者讲解楹联的相关知识,并共同书写楹联、猜灯谜,感受传统文化,迎接“元宵节”的到来。2月23日,秦皇岛市碧海云天社区开展“制灯笼 迎元宵”活动。据了解,此次活动由社区工作人员带领小朋友制作灯笼,并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迎接元宵佳节的到来。

 

2月22日,霸州市胜芳古镇武庙前街,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挑选传统花灯。小姑娘对眼前的花灯爱不释手。 

 

鲤鱼莲花灯,寓意连年有余。 

  2月22日,市民在霸州市胜芳古镇挑选传统花灯。元宵佳节临近,各式各样的传统花灯陆续上市,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选购。胜芳始建于春秋末期,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在胜芳独特的生产、生活、民俗及地域环境中,胜芳花灯应运而生,承载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至今代代相传。在胜芳有元宵节买灯送灯的习俗,长辈给小辈买灯,娘家给出嫁的姑娘买灯,不同的灯代表不同的寓意,寄托了美好的祝愿。在《胜芳文史资料汇编》中,对送灯有详细的记载,“头年的鸭子,二年的瓜,三年小车拉”,意为姑娘出嫁第一年,正月十三晚上娘家人给已出嫁的女儿送去一盏鸭子灯,正月十五晚上逛灯回来后将其压在床下,取其“压子”之意,祈盼早生贵子。来年得子后,要送西瓜灯,寓意瓜熟蒂落、心想事成。第三年送小车灯,一是孩子已经能拉着小车玩耍,二是期盼孩子能够金银满车。鱼灯也是胜芳最具特色的花灯之一,鱼配莲,寓意连年有余。

 

市民在承德市双桥区迎水坝公园观赏节能花灯。 

  元宵节前夕,承德市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观赏节能环保花灯。俗话说不出十五还是年,承德市很多市民都被迎水坝公园的花灯展吸引了眼球,或去感受热闹的氛围,或是走入其中讨个好彩头。 走在灯展的现场,依然能够感受到浓浓的年味,正月初一拜大年,正月初二回娘家,沿着这条道慢慢的往后走就到了正月十五赏花灯,猜灯谜,吃了元宵,乐不停。本次灯展本着喜庆、创意、文化、节约的原则,所有花灯、彩灯均是使用LED节能灯和环保材料制作而成,并充分利用去年节日灯展拆除的旧灯具,既减少浪费,还达到了美观、装饰的效果。 

  “云”上过节 足不出户品味文化传承美  

 

活动页面图。 

  网上看庙会,“云”上闹元宵。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2021年第六届京畿燕赵民俗大庙会与往年不同的是,在网上举行。演职人员和观众通过屏幕“面对面”,共度一个特殊的“云”上大庙会。河北省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陈泉州表示,本届大庙会虽然搬到了网上,但仍秉承着“铸魂国粹,传承文明”的宗旨,以“古、广、新”为特色,集纳往年和今年的优秀文化节目,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前推出,希望能为石家庄广大群众再增添几分节日的喜庆气息。

  据悉,大庙会组委会组织了70余个特色节目的演出视频,分三天在京畿燕赵民俗大庙会官方公众号和腾讯视频官方账号上刊发。这些节目既有如井陉拉花《六合同春》、康保二人台《抢财神》、河北梆子《大登殿》等河北非遗特色表演,还有空鼓、尺八、古琴等传统乐器演奏,也有新编京剧歌曲、沙画、太极拳舞、汉服秀等节目,是一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云”上文化雅集。

 

“非遗闹元宵 冀云乐万家”活动直播页面截图。 

 

邢台——沙河皮影 

  2月26日上午9点,“非遗闹元宵 冀云乐万家”2021河北正月十五云联欢在冀云客户端进行直播。活动由长城新媒体集团、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主办。长城新媒体派出14路外景记者,以最新、最快、最鲜活的样态,带大家走近燕赵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浓厚的特色民俗、年味儿,品味文化传承之美。



责任编辑: 马 婧
  相关稿件
• "元宵前夜 让我们守护万家灯火" 今夜团圆他们却难圆 2020-02-08 10:17:00
• 隆尧:非遗展演迎元宵 2019-02-20 15:10:00
• 看社火逛花灯赏圆月!河北各地欢欢喜喜闹元宵 2019-02-20 09:22:00
• 正月十五到哪儿去看花灯?2019年石家庄元宵灯会都在这里 2019-02-18 10:30:00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