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双争有我
“双争”有我 家风传承丨李桂英:风筝,风正
发表时间:2024-01-12 10:14:00 来源:河北日报

  周末,我和家人来到滹沱河边游玩。仰望晴空,大大小小的风筝,千姿百态、五颜六色,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翩翩起舞。望着那一根根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我的思绪一下子飞到儿时爷爷带我放风筝的时光里。

  我的家乡是著名的“风筝之都”——山东省潍坊市,爷爷是一位制作风筝的手工艺人,他的一双巧手总能做出各式各样美丽的风筝,每一个都能飞得很高。

  每年春节一过,爷爷就开始制作风筝,裁纸、削竹、着色、穿线,忙得不亦乐乎。他会用纤细结实的青篾和竹片扎出风筝的架子,用尖细的图钉钉紧衔接处,用极细的铁丝缠好风筝的圆边,再精心糊绢,一只只栩栩如生的风筝就做成了。

  爷爷说,做风筝首先要选一根坚硬笔直的脊,再扎起不偏不斜的架,这样风筝才能飞得高。如果风筝的骨架不够结实,往往飞得越高,跌得就越惨。那时的我似懂非懂,但记下了爷爷的话。

  放风筝,是一项休闲、健身的娱乐活动,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更是一个启迪心智的过程。

  有一次,爷爷带我放风筝。一阵急风刮来,眼见风筝乱窜,我慌了手脚,爷爷说:“风急时就松线,不能紧绷着。”我听从他的指挥,循着风的方向,一点点放开丝线,风筝开始向上飞。不一会儿风小了,风筝突然转了几圈,眼看要飘落下来,我急得满头大汗,爷爷瞧着我的模样,笑呵呵地说:“风缓时就拽紧线,再小跑几步。”我赶紧快速跑起来,拽紧线,风筝慢慢又上升起来。有时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摆盘旋一阵,最后一头栽下来。这时,爷爷会走上前劝慰我:“没关系,停下来,把心静一静。”

  长大后,我细细回味着爷爷说的话,“一松一紧一静”是一种随风挥洒的顺势而为,人生遇事亦如此理,没有一帆风顺,只有集中精力坦然处之,才能面对困难时不畏惧,面对选择时不慌乱,获得成功时不忘形。

  后来,我去北京读大学,像风筝一样飘到了外地。“脊梁挺得有多直,就能飞得有多远”“生活里既有充满希望和诱惑的春,更有需要追求和拼搏的夏”“出门在外,遇事莫慌,要像放风筝一样,收放自如,积极向上,才能越飞越高”……每当我遭遇困境、感到迷茫时,爷爷的话就像一根线,为我牵引着方向。

  大学毕业后,我考上公务员来到河北工作。临行前,年过八旬的爷爷把他珍藏多年的龙头蜈蚣风筝送给了我,语重心长地说:“丫头,你来自风筝的故乡,‘风筝’就是‘风正’,你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名好公仆,干净做事、清白做人。将来不管飞得多高多远,风筝的线一定要抓牢了。线可收,不可断,否则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爷爷的叮咛,在我心中反复回响。风筝因为有约束,才能不惧高空。那只承载着爷爷教诲的“风筝”,将永远悬挂在我心灵的高空。

  如今,每到春天,我都会带着女儿去放风筝,给她讲风筝的由来,讲爷爷讲过的道理,告诉她在放飞人生理想的同时,要握紧手中的线,不让它随风乱舞。

  家风于我而言,就是拴在风筝后面细细的长线,是笃定前行的指引,是驱散迷茫的明灯,更是律己正身的底线。我将时刻铭记爷爷的教诲,挺直脊梁,堂堂正正做人,守牢底线,踏踏实实干事。

  (作者单位:河北省妇联)



责任编辑: 孔 飞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