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河北头条
河北各地扎实深入开展“双争”活动(一)
发表时间:2022-09-27 09:35:00 来源:河北日报

  开栏的话

  为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省文明委在全省组织开展了“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活动(简称“双争”活动),通过大力倡导爱党爱国爱乡、奋发奋斗奋进、向真向善向美、学法用法守法,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添砖加瓦。即日起,河北日报开设“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专栏,陆续刊登各地各有关单位开展“双争”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效,以进一步凝聚团结奋进力量,营造积极向上氛围,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环境。敬请关注。

石家庄:以“双争”促“魅力之城”打造

石家庄市组织开展“五星红旗飘起来”活动,让五星红旗在全城高高飘扬,激发市民的爱国热情。省文明办供图

  石家庄市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服务全市经济总量过万亿等“七个大跃升”的奋斗目标,广泛开展“双争”暨“魅力之城、文明润心”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开展理想信念“强基”行动。着眼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组织开展“学习有理”草根名嘴宣讲会、“乡音传唱新时代”文艺宣传等理论宣传文明实践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常态化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组织开展“美丽省会我的家”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增强作为石家庄一员的荣誉感。

  开展文明创建“德润”行动。广泛开展“文明市民”典型宣传活动,组织事迹分享会、座谈交流会等形式,让文明市民走进社区、走进机关、走进学校、走进企业,让不同行业、不同群体都能学有榜样、行有示范。组织开展文明家庭宣传活动,弘扬新时代家风文化。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大力开展“经济总量过万亿、文明单位做先锋”活动。结合文明村镇创建,健全完善红白理事会组织,全面推广“新风大食堂”,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市民公约,充实完善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移风易俗内容。深化文明校园创建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推进网络文明建设,不断净化网络环境。

  文明城市“提升”行动。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全民创建、全域创建、常态创建,在全市大力开展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社区环境、专项治理、窗口服务等十个常态化提升行动,常态化开展“城市文明大行动”,从文明环境、文明交通、文明社区、文明校园、文明家庭、文明服务、文明经营、文明养犬、文明礼仪、文明观演(赛)十个方面,持续推动文明城市常态创建、全域创建。

  志愿服务“守望”行动。围绕“服务老、养育小、让中青年发展好”等群众最现实关切,常态化开展邻里守望、扶贫济弱、文体文艺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倡导互助式志愿服务,把志愿服务做进群众心坎里。

  先进文化“传承”行动。深入挖掘弘扬石家庄特有的革命文化、历史文化和优秀的现代文化,实施“文化乡愁·城市记忆”活动,不断加强文化名家工作室建设,广泛开展历史文化普及、经典诵读阅读、戏曲演出传唱、非遗传承展示等活动,大力弘扬石家庄优秀传统文化。

邯郸:“严、新、细、实”抓“双争”

9月19日,邯郸市永年区开展“喜迎二十大 文明出行”活动,通过交通知识讲解、现场演示等形式,引导儿童从小树立文明出行意识。省文明办供图

  邯郸市认真落实省文明委部署要求,紧扣“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目标,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谋划部署,坚持“严”标准、探索“新”形式、体现“细”作风、务求“实”效果,在全市广泛开展“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为城市争光、为河北争气。

  大力开展“文明邯郸”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通过开展“文明出行”行动,深化“礼让斑马线”认识,增强全社会礼让意识;持续推动“光盘行动”,引导市民健康消费。

  深入开展“德润邯郸”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的道德素养。大力倡导爱党爱国爱乡,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激励全市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担当作为;通过推选“星级文明户”和文明市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倡导向真向善向美,培育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的民风。

  积极开展“美丽邯郸”“法治邯郸”建设活动,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形象。通过开展“文明清洁”“文明有礼”“文明旅游”行动,引导广大市民养成文明习惯。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干部群众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维护公序良俗,做守法好公民,为社会和谐稳定作贡献。

  为在全市掀起“双争”活动的热潮,邯郸市依托“惠民实践团”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知识问答、主题宣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学习体悟中提升思想境界,激发全市人民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永年区开展“讴歌新时代”“美化我家园”“文明我代言”等15项活动,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创建,共建美好生活。广平县拍摄大型公益电影《枣乡喜事》先后在文化广场、农村、社区巡回播放,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廊坊:四措并举促文明

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在该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开展“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理论宣讲活动。省文明办供图

  廊坊市部署开展“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廊坊儿女、要为家乡争气”活动,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廊坊市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双争”活动领导小组,设计搭建了“18个专项主题活动”吸引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参与,采取四项推进文明举措,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

  严谨严实推进文明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通过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持续增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爱乡的浓厚情怀。

  细化细致推进文明创建。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培育文明乡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不断提高市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

  深入深化推进文明实践。坚持提升道德认知与文明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干部群众和由通勤人员组成的“新市民”,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中彰显责任担当,增进家国情怀、提升文明素养。

  求实务实推进文明培育。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选树“文明市民”等先进典型,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

承德:抓“双争” 促和谐

9月19日,承德市文联在该市世纪城社区开展“送文艺进社区——剪纸技艺培训”活动。省文明办供图

  承德市结合市民素质提升工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紧紧围绕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广泛深入开展“我是文明市民、要为承德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活动。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常态化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六进”活动,将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守则教育等纳入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党员干部“三会一课”内容,运用“蒲公英”宣传队、理论宣讲扎根工程、“文艺名村、书香门第”载体,宣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命名宣传最美文明典型。深入开展“文明承德·你我同行”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选树为承德争光、为河北争气的“最美文明典型”。目前已推出文明市民、文明驾驶员、文明诚信商户、最美警察、最美环卫工人、最美快递小哥六类最美文明示范典型300余名。

  广泛开展文明礼仪普及教育。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讲师团,围绕解决公共生活领域文明行为有缺失、规范服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广泛开展文明交通、文明经营、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优质服务、网络文明知识宣讲和礼仪规范普及活动,宣传贯彻《承德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优化服务、标本兼治,掀起市民“争当文明有礼承德人”的热潮,为承德市“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为工作导向,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重点任务,对涉及民生的社区小区物业管理、弱电飞线整治、农贸市场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问题深入调研,了解群众诉求,倾听百姓声音,通过下发调查问卷和《向市民的报告书》的形式,收集群众对物业管理、不文明养犬、非机动车上牌等意见建议,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逐步解决,激励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为加快推进高质量“生态强市,魅力承德”建设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衡水:开展专项行动 提升文明素养

衡水日报的小记者们开展“争做文明市民 我为衡水添彩”主题采访活动。省文明办供图

  衡水市着眼于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光大“大儒之乡道德高地”品牌形象,在全市开展“争做文明市民 我为衡水添彩”专项行动。

  开展“我承诺我参与”群众接力活动。发布“争做文明市民 我为衡水添彩”倡议书,围绕疫情防控、拒绝陋习、文明出行、保护环境、文明上网、志愿服务、文明家风、展示衡水形象八个方面向全市干部群众提出倡议。组织开展“我承诺我参与我接力”网上签名活动,目前参与线上签名活动的已达80万人次。组织开展“争做文明市民 我为衡水添彩”文明随手拍作品征集宣传活动,围绕文明环境、文明秩序、文明风尚、文明和谐主题,将反映创城变化的精彩摄影作品送到群众身边,进一步激发广大市民的主人翁意识,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

  开展“道德楷模话文明”宣讲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五好家庭等成立报告团,围绕模范事迹、创业奉献、普法宣传等方面,就近到社区、农村、企业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宣讲,通过有思想、有温度的讲述,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目前,已开展宣讲活动120余场。

  深化“文明小区、五好家庭”创建活动。组织开展2022年度衡水市“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进一步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培养时代新人、弘扬优良家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全市共推选“最美家庭”100户、“十星级文明户”2300户、“五好文明家庭”150户。

  深化“志愿服务我先行”活动。全市150多个市直部门、中省直驻衡单位、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和冀州区、桃城区、滨湖新区近3万多名志愿者,深入304个包建小区、责任街道、公交站点、责任路口分别开展了小区共建、街道净化和文明交通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并以此次活动为开端,把每月第一周的周六定为全市“争做文明市民 我为衡水添彩——志愿服务我先行”活动集中行动日。

  开展“有事好商量 和谐在身边”活动。深化开展“开门一件事”活动,推动村、社区“两委”干部履职践诺、领衔攻坚,重点领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关心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四个方面实事好事,做深做细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沧州:持续推进“好人之城”建设

沧州市第十五届“沧州好人”典型代表颁奖典礼现场。省文明办供图

  沧州结合本地实际,成立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双组长”活动领导小组,广泛发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加“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活动,持续推进“好人之城”建设,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的新面貌加快沿海经济强市建设步伐。

  突出教育引导,用好“学习强国”平台,建好做优沧州平台,深化“六进”工作,运用“理论开场”“胡同论坛”“大喇叭”等贴近群众的形式和载体,开展大众化、分众化宣传宣讲。深入挖掘和宣传基层一线的好故事、好典型,广泛开展“365百姓故事汇”群众宣讲活动。以“美好生活·法典相伴”为主题,灵活“线上+线下”方式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开展“我是家乡网络文明代言人”等活动,加强常态化网络文明宣传引导。

  坚持示范引领,持续组织开展“沧州好人”宣传评选活动,以“为城市争光、为河北争气”为标准,在月评“沧州好人”中增加“文明市民”类型,层层开展县区好人、乡镇好人、村庄好人、小区好人等评选活动,在基层中广泛开展评选宣传好婆婆、好儿媳、好妯娌的活动,及时对发生在身边的正能量行动进行网络直播,扩大宣传影响力和感染力。适时组织举办“文明市民”故事巡回报告会,开展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活动,营造学习、争当文明市民的氛围。

  注重实践养成,完善志愿沧州爱心服务站建设,健全运行机制,丰富服务内容,打造沧州特色品牌。举办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孵化,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组织开展了包括环境清洁、文明风尚宣传、争做文明市民三项行动的“喜迎二十大 建美我的家”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群众争做文明市民。

  强化环境改造,以“文明窗口”创建为载体,在党政群机关、司法执法部门、窗口服务单位开展文明行政、文明执法、文明服务活动。持续深化平安沧州建设,健全市、县、乡三级平安建设协调机制,同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建设,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

  严格依法治理,广泛张贴修订完善的沧州市民公约、行业规范、村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推动《沧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落地实施,用好“不文明曝光台”栏目,加强不文明行为治理。



责任编辑: 孔 飞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