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丘市采取四项措施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任丘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核心,坚持多措并举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抓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和村级文化室、文化休闲广场等设施建设,通过政府政策倾斜、积极发动群众自筹资金、鼓励社会力量捐助等“三合一”形式,全面升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确保文化建设的阵地基础。截止目前,全市共建成综合文化站7个,农村书屋125个,兼有文化交流、休闲功能的文化广场11个,服务农民累计达8.5万人次。  

  二是抓好农村文化队伍建设。认真发掘本地农村特有的文化元素,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发掘自身优势加适宜引导”的方法抓好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建立起一批农民欢迎的文化团队。有关部门组织专业人才采取组织办班集体、下乡到户亲手教、针对个体特色教的方法,培养农村文化人才,发挥其熟悉乡村生活、知晓农民喜好的特点,培育农村文化的“活跃点”和“骨干人”。 2011年,全市农村共有各类文化艺术团体160余个,吸引了约8000农民参与。  

  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组织文艺宣传队,进行巡回演出活动。扶植农民自发组建文化团体,帮助排练、演出,依托文化活动室和文化休闲广场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文化活动。挖掘和发展民间艺术、特色艺术和民间文化,引导并支持辛安庄音乐会、东良淀大鼓会、石门桥书法笔会、姜村老调、白塔健身操会等一批优秀农民文化团体利用传统佳节和农闲时间开展丰富多彩活动;每年元宵节期间举行大鼓花会,精心组织30余支优秀农民演出团体进行展演,吸引了数万计市民观看,成为了本地文化盛宴。今年以来,全市各种农民文化汇演活动达120余场,吸引观看群众达8万余人。   四是营造农村文化大氛围。电台、电视台在黄金时间专门开设《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等栏目,对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跟踪报道。宣传文化系统专门派出一支协调小组负责对农村文化市场进行调研,组织农民文化组织间的交流,切实让农民体会农村文化、本地文化的独特魅力;执法部门对农村的黑网吧、低级庸俗表演等进行集中整顿,消灭其存在土壤;文明村、文明生态村在创建过程中,把文化创建作为重要内容,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用文化来提升创建,用创建来推动文化,达到双赢的目的,营造适宜农村文化发展的社会氛围。 

 
安新县“四抓”举措塑造农村新风尚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安新县通过“四抓”举措,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群众辨是非、知荣辱、讲文明树新风、求进步,推动农村新风尚的形成。 

  一是抓载体,用有益的活动感染人。在全县农村深入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好夫妻、好婆媳、好妯娌、好邻里“四好”评选等活动,大王村民田保安在中国文明网开展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被评为中国好人榜4月份“见义勇为”好人,大淀头村书记赵爱乐成为10月份“敬业奉献”类候选人,在全县农村形成了争模范、赶先进的良好氛围,有力带动了全县农村新风尚更加广泛的形成。 

  二是抓宣传,用浓厚的氛围引导人。先后开展了干部宣讲、送戏下乡、知识竞赛、和谐新农村摄影展等活动;印发了《致农民一封信》、工作手册等资料,深入宣传新农村建设目的、意义和成果,全方位营造新农村建设氛围,引导更多的群众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三是抓阵地,用良好的环境改造人。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农村教育培训网络,抓好县委党校、职教中心、乡镇文化站、“村民中心”等阵地建设。各村普遍建立了文体活动场所,修建了休闲场所,秧歌队、文艺演出队等群众文体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以农闲文化、传统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广大农民群众的文明意识、思想道德素质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 

  四是抓培训,用先进的文化教育人。广泛开展以实用农业科技知识为内容的科技培训活动,引导农民掌握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提高创业致富的本领。通过建立实用技能培训基地、组织现场会、举办培训班、发放科技手册、科技光盘等形式开展科技培训活动,拓展了农民的视野,促进了农民增收。

 
玉田县开展“走基层寻访我身边的好人”活动 发掘身边典型

  为贯彻落实“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工作要求,玉田县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走基层,寻访我身边的好人”活动。通过“走访”活动,发掘群众身边的典型,以身边的典型影响大家,带动全社会见贤思齐,从而推动社会文明风尚的逐步形成。 

  一是“走”到底。县文明办等部门人员组成了8个“走访”小组,分别走访了全县20个乡镇420个联建村。活动中,每个小组逐村进行走访,下到村委会,走到百姓家,来到田间地头,真正融入到群众中。各“走访”小组成员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分头组织召开了村干部会议、村民代表座谈会、群众访谈会,与被访群众亲切交谈,寻访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同时向群众广泛宣传全县历届道德模范和“玉田好人”的先进事迹,用身边的“好人”来感动自己、感动群众,促进社会和谐。 

  二是“寻”到户。感动来自平凡,平凡来自真实。无数“玉田好人”就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他们不以功利为目的,积极奉献社会、服务群众,受到了广大民众的一致好评。活动中,每位“走访”小组成员对村民进行逐户进行走访,与乡亲们聊家常、聊村内文化活动。“走访”小组成员详细做好寻访记录,做好“好人”档案的整理。寻访记录包括了寻访的时间、地点、人物,还包括众人评说。“好人”档案包括人物的姓名、特长、年龄以及联系电话、家庭住址、学习和工作简历人物的主要业绩及社会反响。 

  三是“访”到人。活动中,各小组成员对寻访到的“好人”进行了深入采访,详细了解他们的主要事迹,并负责撰写成章,录入全县“好人库”,作为年度“道德模范”评选的后备人选。同时,各组员还对历届“道德模范”和“玉田好人”做了一次全面回访,与他们面对面,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他们工作和生活,重新发掘他们的感人事迹。同时,全面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及时协调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让他们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心。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寻访发现“好人”典型400多名,先进集体30多个。 

  四是深入“宣传”。“好人”寻访出来,更多的是要扩大宣传,让典型影响带动更多的人,在全社会营造学习、关爱、崇尚、争当“好人”和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为此,县电视台、电台、县宣传网跟踪采访,及时把寻访到的好人好事通过媒体和宣传橱窗、电子屏幕等各类宣传阵地宣传出去,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道德意识,在全县营造了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良好氛围。

 
成安县开展“文明与我同行”活动提升全民素质

  成安县为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的文明礼仪素养,提升行业服务水平,提升城市品位,近期在全县城镇、农村,各部门、各行业的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中开展了“文明与我同行”系列活动。

  一、在全县开展“学礼仪、行礼仪、争当文明成安人”活动。一是全面普及文明礼仪知识。以文明学校为载体,结合《公务员礼仪培训手册》和《成安县文明手册》,重点开展机关干部、中小学师生、县城居民群众的教育培训。二是实践文明礼仪行为。在全县学习文明礼仪知识的同时,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开展了文明示范岗、文明示范窗口创建、“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文明宣传劝导、“和谐校园,走向文明”等文明礼仪实践活动。

  二、在全县开展“文明大提升,我要当先锋”活动。一是以党团员、领导干部为龙头,以省市县级文明单位为重点,开展“讲文明礼仪,树行业新风,塑窗口形象”文明优质服务竞赛活动。二是由乡镇印制、村委会组织发放文明礼仪知识宣传卡片,做到农村一户一份,并利用村民中心、农民夜校、有线广播等阵地,加大了对农民各方面知识的培训,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推动城乡文明共建。

  三、在全县开展“文明交通、文明出行”月活动。一是搞好宣传发动。举行党政、人大、政协领导参加的启动仪式并发放《成安县文明手册》和倡议书;各乡镇、村,县直各单位,各中小学校、企业采取专题会议、发放宣传单、橱窗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二是做好培训工作。举办了机关单位驾驶员“文明交通”培训班;组织交警深入一中、二中、向阳、富康学校,开展培训讲座;全县机关单位利用文明学校举办了两期以文明交通、文明出行为内容的知识讲座。三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县级领导干部到迎宾大街路口,开展了“鲜花送给文明交通市民”活动;组织文明交通志愿者队伍,在县城主要路口向过往行人和非机动车发放文明交通宣传材料、公开信。

  截止目前,该县共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100余场次;发放书籍、宣传材料等2万余份;组织志愿活动20余次,参与人数近万人;评选文明示范岗(窗口)100个,全面提升了县城公共文明指数、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达到了“环境面貌有新改观、整体素质有新提高、思想行为有新规范、举止风貌有新变化”的目标。

 
邱县实施文化引领和道德塑造行动大力提升公民素质

  邱县将公民素质提升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点,采取四项举措提升公民素质。

  一是实施知识普及行动。广泛开展“万名公民进课堂”、“百村大宣讲”活动,按照有文化、懂技术、明礼仪、通政策总体要求,推进形势政策、文明礼仪、知识信息、致富技术、法律知识进村、入企、到机关,增强公民的政策观念、创业素质能力、民主法治意识、科学精神、文明素养。

  二是实施文化引领行动。坚持“阵地、活动、队伍”三举并抓,繁荣全县文化,实现用先进文化引领人、教育人的目标。继续实施宣传文化建设工程,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组织开展“争做文化艺术能人”活动,通过深化文化下乡、弘扬民俗文化、利用节庆文化、扶持民办文化,发挥“专业团体”、 “文化能人”的作用,丰富基层文化生活。

  三是实施道德塑造行动。坚持普及规范、抓好示范的原则,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与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有机统一起来,推出一批勤奋创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道德楷模。开展“知荣辱、树新风、讲文明”道德实践活动,用道德的力量塑造人。

  四是实施行为养成行动。广泛宣传日常行为对个人及社会的影响,号召大家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文明走路、文明行车、文明出游等,培养良好公共行为。在县电视台开设“日常行为大家谈”专栏,用百姓聊天的方式,介绍文明行为的养成及不良行为的克服、制止,用图片、影像资料曝光现实中的不文明行为,促进文明行为的养成。

 
滦平县开展“向道德模范学习做崇德重信好人”活动

  滦平县以全国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为契机,部署开展了“向道德模范学习,做崇德重信好人”活动,给未成年人营造了学习楷模、崇德重信的浓厚氛围。

  一、紧握契机,精心组织。组织发动广大未成年人认真学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在学习中领会模范人物精神内涵,提高自身道德素质,身体力行,在生活和学习中向模范学习,做崇德重信好人。

  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召开专门会议,会同县教育部门引导各中小学校大力宣传道德模范感人事迹和优秀品德。并要求各中小学校把此项活动列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组织广大学生全员参与,在学生们中间形成努力向模范学习的氛围。

  三、着力开展,落到实处。开展道德故事会活动,邀请市、县级道德模范深入学校演讲他们的感人事迹;各中小学校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展出道德模范相片、事迹和相关报道;以“孝老爱亲”为实践主题,给学生留家庭实践作业。学生在仔细学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和亲自实践后,要写出心得,各班级利用主题班会来交流学习心得,选出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宣传橱窗展出。这些举动使学生在深入学习道德模范事迹的同时,能自动将此次活动积极开展起来,并落到实处。

 
宣化县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快乐成长

  宣化县以学校为阵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确定了“以人为本、心理辅导为主、学科渗透、个别咨询、家庭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总体思路,创新观念,注重实践,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快乐家园,撑起了全县未成年人健康发展的绿伞。

  一、重视心育,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计划之中,在学校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对咨询室内进行精心布置,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宁静、舒适、轻松、赏心悦目的咨询环境。精心设计和严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经费、有负责、有督查、有考核、有总结,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实施,营造健康、健全的育人环境。

  二、优化师资,夯实心育的有效基础。配备专人,优化队伍,完善心理咨询室建设,做好人员、经费和场所三落实。每校至少培训一名教师为专职心理咨询员,把班主任队伍作为实施心理教育的骨干力量和重要途径,为每位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卡,以便及时发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并进行疏导。

  三、提高修养,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通过专家讲座、集中培训等形式,进行《如何克服害羞》、《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莫用生气惩罚自己》等十几个专题的心理辅导,购买了《心理健康报》、《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心理健康枕边书》等书籍,全体教师普遍掌握了一定的心理教育理论,增强了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的主动性,并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对心理咨询员提高专业素质进行多方面培训。

  四、寓教于乐,营造健康的育人氛围。各班级成立了心理活动小组,每班三人,重点了解本班的心理健康动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对本班同学简单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并与心理咨询员及时沟通联络;各班出“心理健康黑板报”,使同学在参与的过程中,丰富心理健康知识,达到了自育的目的;政教处定期举办“学会调控情绪”、“怎样与老师交往”、“如何获得真挚的友谊”等以心育为主题的班会;学校设立了“心灵港湾信箱”,学生可把自己的苦闷和不如意,用书信的形式写给心理健康老师;学校每年都开展体育活动、演讲比赛等陶冶学生的情操,加深师生、学生间的沟通。

 
专题制作:河北文明网           专题策划:马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