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四点钟课堂”
创意单位: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文明办、农林三社区
活动范围:邯郸市邯山区所辖社区
邯郸市邯山区针对小学生每天下午四点钟放学后,因家长没下班、无人照管,有的学生在车水马龙的道路上散跑,有的趴在社区大院的石桌上写作业,有的甚至三五成群走进网吧等现象。本着为孩子服务、为家长分忧的原则,他们以渚河办事处农林三社区为试点,依托社区市民学校,于2004年2月开办了集教育、培训、娱乐为一体的社区“四点钟课堂”,明确提出了“学校放学,社区开学”的思路,为小学生构建一个学习、活动的乐园。
立足服务 创新载体
“四点钟课堂”以社区大院为单位,设在农林三社区保险公寓地下室。“课堂”大约30余平米,附近设有图书室和体育活动场地。居委会抽出2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课堂”的管理工作,每周一到周五下午4点到7点义务向学生开放,双休日全天开办。在开办“课堂”初期,先后向居民发放了1000多份《告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征求他们对这一做法的建议和意见,得到了广大家长的一致拥护,有的亲自来到社区给孩子报名,有的打来电话要求“四点钟课堂”能马上开课,甚至有的家长带着孩子直接来到社区报到,没几天时间报名的学生已达20多名。开班以后,“四点钟课堂”以家庭所需、社区所能、学生自愿、服务无偿为原则,一方面开办多形式、多层次的辅导班;另一方面,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孩子们身心健康的活动,让学生们在学习各种知识的同时,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规范管理 提高质量
他们先后与水电学院、农林路小学、消防支队、交警大队、卫生服务中心、律师事务所以及部分老红军、老八路签订了共建协议,并聘请公安交警、司法、文化、卫生、高校等多行业代表担任“四点钟课堂”的社会辅导员。结合“区校共建”活动,积极招募了十几名具有文体、法律、科普等特长的大学生志愿者充实教育力量。农林路小学也抽出了2名教师担任“四点钟课堂”的文化知识辅导员。每天在学生写完作业后,给学生讲解一些适合孩子成长的社会知识,教每位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为了便于管理,他们制定了教学计划,老师轮流辅导,明确了管理员、辅导员、大学生志愿者的职责和任务。同时,他们又购置了1000多册有关开发学生智力、丰富学生兴趣的图书,供学生借阅学习。另外,还制定了《学生表现情况反馈卡》,定期发给学生所在学校和学生家长,使他们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变化,并征求他们对四点钟课堂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高了四点钟课堂的办学质量。
联系实际 因材施教
“四点钟课堂”紧紧围绕“三个结合”开展教学和活动。(1)与学生所学的文化知识相结合。课堂的首要任务是使每位学生能够牢固掌握自己所学的各门功课,这也是每位家长和学校关心的重点所在。所以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围绕学生的作业开展教学辅导,及时解决了学生学习中的难题,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2)与学生的社会教育相结合。着眼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四点钟课堂”积极适应学生们的需求,向学生讲授剪纸、画画、唱歌等知识,培养学生兴趣和爱好;向学生讲授革命传统故事,让他们了解中国的历史;向学生讲授消防、交通、安全等知识,让他们掌握生活的能力;向学生讲授卫生、饮食等知识,让他们知道应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使每个学生在学好文化课的基础上,了解了祖国,了解了社会,了解了社区。在对学生的社会教育中,他们对“后进生”和“问题少年”进行重点帮教。例如:家住保险公寓的王鹏,就是典型的“四点钟难题”帮助对象,他是农林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过去他无心上学,经常欠交作业,学习成绩差,而且每天下午放学后迷恋电子游戏,父母非常着急。为了帮他“改邪归正”,父母把他送到了社区“四点钟课堂”,“四点钟课堂”开设的各种活动项目深深地吸引了他,从此他主动告别了电子游戏,成了“四点钟课堂”的常客,并能积极帮助其他年纪小的学生。他的父母看到孩子的变化非常高兴,并专程到社区诚心地对辅导员表示感谢。(3)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根据学生年龄小、思想不成熟的实际情况,通过社区的电教设备播放伟大领袖毛泽东、身残志坚张海迪、解放军战士雷锋等一些英雄模范人物的成长之路,并定期开办了“听老爷爷讲传统”故事会,请“五老”队伍作系列报告,从而使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孩子们的心中得以扎根。目前,在家争当好孩子、在校争当“三好学生”、在社会争当优秀“小公民”,自觉践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广大青少年中已蔚然成风。
反响良好 普遍推广
开办社区“四点钟课堂”,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一是使广大小学生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开阔了视野,舒展了身心,培养了兴趣,促进了他们的健康成长。社区居民李先爱反映,孩子自从参加了“四点钟课堂”,学习比以前积极了,生活自理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二是为大学生志愿者搭建了一个良好的社会实践平台,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三是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安心工作。居民们普遍认为,社区为他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孩子放在这里,家长别提多放心了。目前,“四点钟课堂”已在邯山区所有社区普遍推广开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网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简报》分别刊载了这一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