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友席最高标准每桌不得超过100元、白布开支上限500元……在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黄骅镇东孙村,一项关于白事简办的规矩已延续了10年。10年间,村里先后有239位老人去世,红白理事会帮忙操办白事,按照改革前一年最低开支的一例白事计算,累计为村民节省近500万元。
“我们走访时了解到,当时费用最少的一场白事还花了3.5万元。”东孙村党支部书记杨金槐介绍,2015年,村“两委”印发关于殡葬改革的公告,对白事操办时长、餐费、孝服等12个事项进行规定,并写入村规民约,党员干部带头报备简办,红白理事会全程监督。
据悉,东孙村红白理事会以村党支部为依托成立,由村“两委”班子成员、热心村民及老党员组成,免费为群众服务。处理殡葬事宜前,理事会成员填写东孙村殡葬各项开支上报表,里面详细记载着火化、就餐、白布等各项费用支出。对于这些费用支出,都有相应的上限要求。10年间,东孙村红白理事会结合市场变化和村里实际情况,对白事操办标准进行了三次调整,但简办的原则始终不变。
如今,东孙村村民家有白事先找理事会备案已成习惯。备案后,由理事会下发告知书,规定办事的规格和要求,村民在告知书上签字后按要求做,理事会成员上门服务。村民只需支付各项支出所需费用,其他都交由红白理事会办理。(康学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