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家庭
红色家风故事|赵厚远:一脉家风 六代传承
发表时间:2021-09-24 10:51:00 来源:河北日报
  我的老家在河间市诗经村镇北三十里铺村。这里是毛苌故里,有着闻名遐迩的毛公书院,村风朴实,村民好读诗书,是有名的文化村。
  在村里,赵家是有着抗战传统的“书香家族”。2017年,父亲珍藏的一张拥有80多年历史的全家福有幸入选《国家相册》,成为记录家族红色历史传承的珍贵典藏。这张照片拍摄于1933年,残缺的全家福背后印证着一段刻骨铭心的抗日故事,那位在抗战历史上赫赫有名“带着寿衣上战场”的抗日将领,便是我父亲的二叔赵锡章。
  赵锡章生于1901年,是赵家次子,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曾在傅作义部下任参谋、第七十师参谋长。1933年,他和30多位随从回乡为母亲过五十大寿,拍下了这张珍贵的全家福。1938年,在山西隰县一带与日军作战前,他备好棺材和寿衣奔赴前线,最后因头部受重伤壮烈殉国。
  追溯到父亲的祖父及堂兄弟4人,均受教于毛公书院。太爷赵震东,晚清秀才,中年去世;二太爷赵煦东,开明乡绅,思想进步,抗日战争爆发后,鼓励子女参加革命、保家卫国,为抗日献金献粮,把家中看家护院的枪支、自行车捐献给贺龙的120师。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家中成为抗日堡垒户,冒死保护了大批革命干部,为抗战胜利贡献了力量;四太爷赵克让,国立北京法政专门学校高材生,曾参加五四运动,七七事变前和夫人创办“崇德女校”,为革命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儿女。
  家族先人为抗日战争献出宝贵生命,成为赵氏家族的骄傲。他们爱国敬业的红色基因一直传承下来。说起后代的发展,父亲非常欣慰,他与母亲都是小学退休老师,赵家几代人中,从事教育工作的有20余人,可谓桃李满天下。
  父亲年轻时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教学成绩好,被评为“模范教师”。自1953年被《中国少年报》聘为特约通讯员以来,他四十年如一日,在报纸和《内部通讯》上刊登了数篇有参考价值的文章,先后被评为“优秀通讯员”和“最佳通讯员”。
  父亲和母亲退休后,坚持从退休工资中专门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资助本村贫困家庭和贫困学生。在老人的倡导下,子女孙辈们也结合自身实际,纷纷向灾区群众和贫困学生捐钱捐物。近年来,全家累计捐款8万余元。
  “孝亲、睦邻、曲己、谅人”,遵此家风,我们家六代人都恪守着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原则,在各自的岗位上各有成就,其中有8名共产党员。现在我们一家四世同堂21口人,父慈子孝,尊老爱幼,关系融洽。
  红色、文明家风一直是我们赵家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也一直影响、鞭策、规范着赵氏家族的后代子孙。(作者系河间市诗经村镇北三十里铺村村民)


责任编辑: 杨计品
  相关稿件
• 宁晋:创建“公园+”模式 打造思想新阵地 2021-09-26 16:32:00
• 宁晋:上好“开学第一课”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2021-09-26 16:23:00
• 刘军、王娟(承德市) 2021-09-24 16:39:00
• 王建海(张家口市) 2021-09-24 16:36:00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