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微文明
孙占鑫 杨占武:两名志愿者同一日成功捐髓救人
发表时间:2022-06-10 16:17:00 来源:河北日报

  5月30日,河北省志愿者孙占鑫和杨占武,分别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三医院为两名血液病患者捐献了“生命的种子”——造血干细胞悬液。据悉,他们是我省第600例、601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26岁的孙占鑫是河北北方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也是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的一名住院医师,满18岁后就开始定期献血,共捐献2600毫升全血、15次血小板,其间还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3月,他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一名血液病患者与自己的血样初配成功,毫不犹豫地答应捐献。他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责。这次是换了一种方式拯救病人的生命。

  5月25日,孙占鑫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陪同下,来到河北医大二院,进行采集前的准备工作。“您的出现,给濒临破碎的家庭带来希望,您是最可敬的人,是我得以重生的贵人!”看到受助患者发来的感谢信,孙占鑫激动地说,“医者仁心,没什么事情比救治生命更重要了,一定从我做起,救治更多生命。”

  35岁的杨占武是个“热心肠”,2013年参加无偿献血时,留取了血样,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3月,杨占武了解到,他和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没等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做动员,他就毅然回复“愿意捐献”。

  然而,随着捐献日期的临近,廊坊市出现疫情,给杨占武的捐献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当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积极协调,他得以按计划进行了高分辨检测和健康体检,于5月25日顺利抵达石家庄。

  捐献快结束时,杨占武也收到了患者的感谢信。杨占武表示,如果以后有人需要,他还会捐献,要用实际行动呼吁更多的人加入捐献志愿者的队伍,为血液病患者点燃生的希望。(记者张淑会)



责任编辑: 孔 飞
  相关稿件
• 范丽娜和“唐小布”的故事 2022-06-10 16:15:00
• 南皮县开展红色教育“百课堂”进校园活动 2022-06-10 16:14:00
• 唐山启动出租车行业"弘扬时代新风 争做文明使者"活动 2022-06-10 16:10:00
• 邯郸市邯山区:民有呼我有应 搭起群众“连心桥” 2022-06-10 16:02:00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