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2我们的节日清明 > 节日民俗
祭拜:表达祭祀者的孝道
发表时间:2013-04-02 07:38:00 来源:百度百科

  祭拜,有的给先人叩头行礼;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此即是扫墓又是郊游,兴尽方归。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

  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责任编辑: 魏 安乐
  相关稿件
• 广平县:百名革命烈士后代植树悼先烈 2022-03-31 09:39:00
•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线上+线下,创新服务方式致敬英烈 2022-03-31 09:38:00
• 沧州市清明节期间组织“网上祭英烈”活动 2022-03-30 16:09:00
• 海报 | 绿色清明 文明安全祭扫 2022-03-30 09:54:00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