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8日,中宣部部长刘奇葆主持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工作会议,强调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讲话关于文艺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各地宣传部部长、文明办主任纷纷撰写心得体会文章,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文艺发展大繁荣。
贯彻落实好讲话精神,首先就要学习理解到位,要从我们党指导和推动文艺发展的历史脉络着眼,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任务着眼,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战略高度着眼,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着眼,从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内在规律着眼,深刻把握文艺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使命担当。我们必须深刻领会这些重要论断,遵循文艺工作规律,同时顺应新形势、研究新问题、把握新要求、探索新规律,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志存高远,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创新,为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谱写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新篇章。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在行动,贵在落实,要推动河北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须做到以下九条:一、对文艺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高度要再提升;二、精品创作要勇攀“高峰”;三、创作导向上要始终坚持人民性;四、文艺作品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旗帜;五、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六、文艺评论要增强战斗力和说服力;七、切实把创新作为文艺创作的生命;八、以德艺双馨为方向大力培养文艺人才;九、切实为河北文艺创作提供坚实保障。
浙江始终把繁荣文艺创作、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抓创作导向、科学规划、主体培育、队伍建设、政策扶持,不断加大组织化程度,全省文艺创作日趋活跃,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艺事业取得长足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是继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起点上,向文艺界发出的新的号令,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青年代表着未来,青年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切实领会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坚持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要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标准,在人民群众的口碑中校正和提升自己的创作。要聚焦实现中国梦及“三个陕西”建设主题,热情讴歌三秦大地的勃勃生机,努力展示三秦儿女追梦圆梦的激情和奋斗。要遵循艺术规律,在观念、内容、风格、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不断开辟新的艺术境界。
文艺作品要像蓝天上的阳光和春季里的清风引导人、愉悦人、鼓舞人,我们需要更多的文艺作品讴歌人民、昭示光明、凝聚力量、鼓舞人心,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总书记谆谆教导我们,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时代聚精神。团结出作品,团结出人才,文艺工作要高举团结的旗帜,互相学习鼓励,互相切磋砥砺,共同营造文艺繁荣的良好氛围,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
学习领会讲话精神,要深刻认识文艺工作的重要性;学习领会讲话精神,要准确把握文艺的根本方向;学习领会讲话精神,要勇于承担艺术家的责任使命;学习领会讲话精神,要抓住创作这个中心任务;学习领会讲话精神,要努力推动文艺繁荣发展。
江门侨乡的文艺工作者,必须立足中华传统文化和侨乡特色文化,充分挖掘侨乡文化创作资源,讲好侨乡故事,彰显华侨精神,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有恒久价值的优秀文艺作品,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传递社会正能量。
我们将地方传统文化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需要引导公民广泛参与。宣传部门领导,尤其是主抓文明创建工作的领导,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入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的内涵,围绕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这个主题,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多种形式抓好普及,潜移默化的将社会崇尚的美德美行灌输到公民心中,并成为一项长年实施的、全民广泛参与的道德实践活动,推动人们自觉力行,主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使精神文明创建走向制度化、常态化,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正能量。
遂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地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大力实施“文化振兴计划”,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繁荣文艺创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围绕中心,多措并举,不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进一步推动文艺精品创作繁荣发展。
佛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传统悠久,人文气息浓郁,文化积淀深厚。近年来,佛山按照“文化三城”(文化魅力之城、文化创意之城、文化民生之城)的战略思路,全面深入推进岭南文化名城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齐头并进,势头良好。当前,佛山市宣传文化系统最要紧的是认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抢抓机遇,努力做到“五个结合”,促进文艺工作融入社会生活,融入时代生活,唱响主旋律,创造出更多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优秀作品,形成佛山文艺大繁荣大发展的格局,助推佛山文化软实力再提升。
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新的起点上推动马鞍山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就要坚决遵循正确的创作导向和效益取向,持之以恒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奋力打造一批重点文化品牌,还要努力建设一支德艺双馨的过硬人才队伍。
做好文艺工作,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更好地书写和记录人们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是我们的重要责任。
繁荣发展文艺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要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在工作中。学习宣传好、贯彻落实好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我市宣传思想文艺战线的重要政治任务。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委要求,迅速行动起来,周密组织安排,形成学习宣传的浓厚氛围,见到贯彻落实的实际成效。
文艺应以人民为中心,跟上时代的发展,文艺应当唱响主旋律,弘扬核心价值观,文艺应当传承本土优秀文化传统,文艺者应当追求文质兼容,坚持德艺双馨。
作为赵树理的故乡,作为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忠实实践讲话精神的人民作家的故乡人,我们晋城市的文艺工作者应该跟随赵树理的脚步,结合当前实际,坚持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道路。
全面推进宣传思想工作改革,既注重“顶层设计”,在创新体制机制上着力,又注重实践创新,以激发宣传力,增强感染力,提高影响力,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突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充分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清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进一步增强繁荣发展铁岭文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扎实实地做好文艺工作。
习总书记的讲话,是指导新时期文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文艺繁荣任重道远,文艺振兴始于足下。全市的宣传思想文化及文艺战线要立即行动起来,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实现鞍山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为建设五个鞍山、建设文化强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总书记的讲话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为文艺工作确定了基本遵循,为文艺工作者标注了价值航标,我们要以高度的自觉自信,沉下去、融进去,踏实大地、接好地气,植根生活、观照时代,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党的理想之真、事业之善、梦想之美。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大使命,科学分析了文艺领域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文艺繁荣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论,是我们新时期文艺工作的基本遵循。
惠州文艺界把学习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精神与近期开展的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分专题、分层次进行培训,通过集中学习、座谈交流等形式,原原本本、认认真真学习习总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动惠州市文艺事业繁荣和发展。
习总书记的讲话,时机很关键、主题很鲜明、很有针对性、指导性,为文艺工作者标注了价值航标,下一步南昌将重点在把握创作导向、净化文化市场、培育文艺人才方面下功夫、出实招,通过出政策、抓创作、创品牌、建平台、重整治、育人才等六大措施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
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发展繁荣嘉兴文化事业要解决好三个问题:认识论问题、实践论问题、方法论问题。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承担着宣传引导群众、动员激励群众和团结服务群众的庄严职责。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各方面宣传之中的同时,积极争当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年来,东莞不断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特别是近两年来,东莞按照中央文明办的要求,把道德讲堂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成了1300多个道德讲堂并坚持开展活动。东莞还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将通过社会力量把这些非常好的具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悠久历史的传统技艺传承下来,弘扬开去,这对东莞的文明传承也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中华传统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灵魂,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牢实现中国梦的文化根基,为实现中国梦聚合更多的正能量,提供不竭的精神源泉。
精神文明建设是亿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确保群众满意。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思路、带着目标开展工作,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在创建活动中得到实惠、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