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普通的街角,就在石家庄市栾城区孟董庄村,退伍老兵李鹏飞背着理发箱准时出现在这里。一条凳子,三把理发剪,一把梳子,就是他的家当!“这把手动的理发剪用30年了;另外还有近几年买的两把电动的理发剪 。”李鹏飞一边往外拿工具一边介绍。
“又开始忙活了!”“上周,你刚给我理的发,挺精神!”“你这理发的手艺真好!”……路过的乡亲们都会拉上几句家常,由衷地发出赞美。一会儿,80多岁的老党员王大为走了过来,“头发有点儿长了,小大辈儿,给理理吧!”李鹏飞在村里的辈分比较大,许多乡亲都亲切地称呼他“小大辈儿”!李鹏飞开心地招呼着:“老王!快坐!”李鹏飞让老王坐下,为他围上白色的理发围布,开始为他剃头。“30年了,我的头都是让小大辈儿来理,理得又好又快,还不收费!”老王笑着说。
老王告诉记者,从1991年开始,李鹏飞在村里广播,免费给大家伙儿理发。从那时候开始到现在整整30年了,他还在坚持!
一会儿的功夫,在李鹏飞的周围又围过来几位乡亲,都是来找他理发或修脚的。“小大辈儿的手艺好!每个周六、周日他都在这儿给村民们免费理发、修脚,大家都特别喜欢。有一些老人腿脚不方便,他还会上门免费服务。这么多年了,我们都非常感谢他!”村民老李笑着说。
对此,李鹏飞只是憨憨一笑:“我小时候家里困难,多亏乡亲们的帮助,才得以渡过难关!这家给点儿粮食,那家给件衣服,这家帮着种麦子,那家帮着收玉米,现在我有这个技能,能帮助大家,算是回报大家!”李鹏飞是一名退伍老兵,并且他们家祖孙三代都当过兵。“我爹是上世纪60年代在陆军部队当兵,我是上世纪80年代在海军当兵,如今我的二儿子为空军现役军人。” 李鹏飞说,“作为一名退伍老兵,能为乡亲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觉心里特别舒坦。今后,我还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