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期】郭雪迎:老拳师传承武术魂 义务授徒20年
郭雪迎2.JPG
20年,郭雪迎用一天天的坚守诠释着自己对于武术的那份热爱,更诠释着作为一名“武者”,对于将中华武术瑰宝传承下去的一份属于他自己的责任。20年坚守,几多付出现在,沧州市运河区丽景社区的大院成了郭雪迎和孩子们的“练武场”,郭雪迎说,社区特别支持他,提供了场地,提供了存放武术器械的房间,冬天还开放楼上的大厅给孩子们练武用。
  20年,郭雪迎用一天天的坚守诠释着自己对于武术的那份热爱,更诠释着作为一名“武者”,对于将中华武术瑰宝传承下去的一份属于他自己的责任。

  自幼习武,武术伴随老人一生

  今年67岁的郭雪迎老人家住沧州市运河区万泰丽景小区。老人在小区里是一位“名人”,不少居民都认得这位义务教授孩子们武术的“郭爷爷”,大家也对老人对于中华武术的这份痴心,还有老人对孩子们的付出而充满敬意。

  郭雪迎出生于一个世代习武的家庭,家族传承着弓撑闭形门二郎拳。7岁的时候,郭雪迎就已经站在了练武场上,开始接触古老的中华武术。当时,他的爷爷和父亲就是他最好的教练。那时,大家都想守着自己的“绝活儿”,不轻易亮出来,更不轻易传授给他人。这也让当时尚是一个孩子的他,对于自己能够拥有学武的机会而倍感珍惜。

  武术就这样融入了郭雪迎的生命里。无论是赴外地求学,还是回乡当知青,无论社会环境如何变迁,他也会找机会去偷偷练武。武术,就这样伴随着郭雪迎从孩童走到青年,从青年走到中年,直到如今。

  胡同里马路边教起徒弟

  1996年,郭雪迎被家中长辈推选为弓撑闭形门第四代掌门人。郭雪迎觉得,这是自己肩膀上的一副担子。

  那时,人们已经将精力全部放到了打工挣钱上,学武、练武的人越来越少。为了更好地传承武术,郭雪迎作出了一个决定:义务授徒.因为郭雪迎此前已经开始在周边教授习武,有这个“底子”在,一开始教,就来了10来个孩子,开局很顺利。那时,郭雪迎住在平房里,夏天他就带着孩子在胡同里练,冬天在他专门盖的三间小房里练,后来平房拆迁,他就带着孩子们在马路边上练。环境虽然挺艰苦,但让郭雪迎高兴的是前来学武的孩子越来越多。有不少家长还特意从大老远的地方带着孩子赶过来学武,为的就是希望通过习武锻炼孩子的身体和意志。

  20年坚守,几多付出

  现在,沧州市运河区丽景社区的大院成了郭雪迎和孩子们的“练武场”,郭雪迎说,社区特别支持他,提供了场地,提供了存放武术器械的房间,冬天还开放楼上的大厅给孩子们练武用。

  平时有50多个孩子在这里习武,郭雪迎指导着孩子们进行踢腿、“里合外摆”、“二起”等基本功的练习,随后操练起二郞拳,拳术对打演练完以后,单刀、双刀、匕首、剑、大刀、枪等各种武术器械陆续上场。

  二郞拳刚柔并济,“不动如山,动者如雷”,是中国优秀的拳种之一。二郞拳有多达10多套的套路,不仅如此,还有10多套武术器械,其中不乏原先不轻易示人的“宝贝”,比如双刀。但现在郭雪迎全部毫无保留地教给孩子们。

  20年来,郭雪迎已经教了500多个徒弟。虽然大多人都将习武作为业余爱好,但在郭雪迎看来,这恰恰是将传统武术传承到民间、传承到百姓当中最好的方式。他说,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只要通过习武学到一些受益终生的东西,那就够了。

  20年的坚守,郭雪迎付出了常人想不到的艰辛。其实20年前就已经下岗了,但为了传授武术,他一直在苦苦支撑。去年,郭雪迎的儿子因车祸身亡,承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痛苦,郭雪迎没有耽误孩子们一节课。

  一位“武者”的心得与期盼

  作为一名“武者”,郭雪迎有着属于自己的心得与期盼。郭雪迎说,这20年来,他最大的欣慰就是看到一个个孩子茁壮成长。他一遍遍地告诉孩子们,习武是为了强大自己,是为了当国家、人民有需要的时候能够“站出来”。

  郭雪迎说,每一个喜欢武术、学武、练武的人,都盼着中华武术能够发扬光大,能够一代代地传下去,需要武术界人士用开放的心胸来真正地为传承中华武术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只要身体许可,他还会继续义务授徒,让更多孩子从小就能亲身感受到武术的魅力。



稿件来源: 河北文明网 编辑:吴 迪
李聪照片.jpg 伊丽娟免冠照.jpg 蔡常颖证件照.jpg 刘明证件照.jpg 微信图片_20230303111359.jpg 证件照.jpg 曹彬证件照.jpg 韩瑞平证件照.png 张林杰证件照.png 霍智勇证件照.png
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冀ICP备12015772号